资本的回头草 (5/8)
里通宵调试设备的日子。
电话响起,是他在德国的老朋友,西门子的一位高管:“明远,听说你们中国有家小公司在工业通信领域做得很出色?“
“消息传得真快。“苏明远轻笑。
“工业圈很小。“对方说,“好产品会自己说话。说真的,如果不是你们通天太强势,我都想投资这家公司了。“
挂掉电话,苏明远走到窗前。黄浦江对岸,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夜色中沉默矗立,如同一个个曾经的商业帝国。
他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启动'猎隼计划'。目标:旭日科技。“
然后,他给自己倒了第三杯威士忌,对着窗外举杯,仿佛在向某个看不见的对手致意:
“颜旭,你比我想象的聪明。找到了一条最适合你的赛道。“
“但这更意味着,我必须在你长大前,彻底摁死你。“
酒液在杯中荡漾,映照出窗外璀璨的灯火,也映照出一个巨头觉醒时冰冷的决心。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一场不对等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京郊仓库的初夏闷热难当,锈迹斑斑的工业风扇徒劳地搅动着潮湿的空气。颜旭正蹲在地上调试新一批矿山模块,工装后背已被汗水浸透。
“颜总,有访客。“李芸的声音带着些许异样,“是......民生银行的刘行长。“
颜旭手中的万用表探针微微一顿。他记得很清楚,九个月前就是这位刘副行长,在电话里用礼貌而冰冷的声音通知抽贷,差点让旭日科技倒在黎明前。
会客区是用废旧货架隔出来的,刘行长西装革履地坐在折叠椅上,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他面前的简易茶几上,放着一份重新授信的建议书。
“颜总,看来你们转型很成功啊。“刘行长笑呵呵地打开公文包,“总行最近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我们愿意恢复一千五百万的授信额度。“
这时,仓库外又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黑色奔驰停在门口,下来一位穿着休闲西装的中年男子:“请问颜旭总在吗?我是长青资本的赵哲。“狭小的仓库里,冰与火同时降临。
赵哲开门见山:“我们研究过你们在工业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愿意投三千万,占股10%。“
这个估值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相当于给成立不到三年的旭日科技估值三个亿。
“但是,“赵哲从精致的皮质公文包中取出投资条款清单,“需要签订对赌协议。三年内必须完成科创板上市。“
李芸忍不住插话:“科创板上市要求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总营收比例不低于15%,我们......“
“你们完全符合。“赵哲微笑,“我看过你们的数据,研发占比长期保持在25%以上。问题是营收规模——目前还差得很远。“
颜旭始终沉默,手指无意识地在工作台的油污上划着。他注意到刘行长在听到“科创板“三个字时,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如果签了对赌,意味着什么?“颜旭终于开口。
“意味着你们要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冲规模、做利润上。“周教授不知何时出现在货架旁,声音沉重,“我们正在攻关的深海通信项目,可能就得搁置。“
赵哲坦然承认:“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