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资本的重新审视 (3/5)

。逼着咱们往技术深水区里扎。”

    “但总比逼着咱们去卖根本卖不出去的量要强!”另一位工程师接口道,他经历过之前的疯狂扩张和随后的崩溃,心有余悸,“至少这钱是让咱们花在刀刃上,花在夯实基础上。不用再担心为了完成业绩去压货,去骗人骗己。”

    团队成员们小声讨论着,意见不一,有对金额的失望,有对研发压力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这种“技术导向”条款的新奇与认可。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这样的资本,似乎更“懂”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颜旭听着,没有打断。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我把这份TS,也发给了赵老。”

    众人的目光聚焦过来。

    晚上,颜旭收到了赵振业的回复邮件,依旧简洁,没有客套,只有核心判断:

    “此资可引。条款见诚意,非为短期套利,重在约束研发,夯实根本,而非催熟业绩。孙某此人,业内风评务实,专注产业,与赵(资本)非一路。然,需量力而行,所承诺技术指标,需内部确有把握,勿贪多嚼不烂。”

    赵老的肯定,像一颗定心丸。连一向苛刻的导师都认为条款“见诚意”,说明这条路至少在方向上是正确的。

    第二天,颜旭再次与团队沟通,将赵老的看法和自己的分析传递给大家。他着重强调了这份投资能带来的东西:不仅仅是五百万现金,更是一种认可和背书,能让公司有能力购买更精密的测试设备,吸引一两位在通信协议或芯片设计领域的关键研发人才,而所有这些投入,都明确指向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不会迫使公司再次陷入盲目追求规模、丧失初心的狂奔。

    “这笔钱,是给我们‘补课’和‘筑基’的。”颜旭总结道,“枷锁是有的,但锁住的是我们的浮躁,逼我们走向更深的技术护城河。比起之前那种可能让我们粉身碎骨的财务对赌,这副‘枷锁’,我宁愿戴上。”

    团队成员们最终达成了共识。一种谨慎的乐观情绪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他们知道,如果接受这笔投资,未来的日子不会轻松,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被投入到枯燥的研发和专利申请中。但这一次,压力来自于对技术极致的追求,而非对财务报表的粉饰。这种压力,让他们感到踏实,甚至隐隐有些兴奋。

    颜旭看着手中的意向书,那薄薄的几页纸,仿佛重若千钧。这不仅是资本的橄榄枝,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状。他需要带领团队,在资本的注视下,真正扎进技术的深水区,去兑现那些看似艰难、却通往真正核心竞争力的承诺。这一次,他感觉手中的“琉璃刃”,似乎找到了更适合它的磨刀石。

    鼎晖孙哲发来的那份投资意向书,没有被立刻签署,而是被颜旭放在了办公室那张斑驳的木桌一角,上面甚至落了一丝从窗外飘进的、北京冬日特有的细尘。与上一次面对赵资本条款时的焦灼、被动与屈辱截然不同,这一次,颜旭显得异常沉静。

    他没有召开紧急会议,没有急切地寻求所有人的认同。在接下来几天里,他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审视一份设计图纸,反复咀嚼着意向书中的每一个字眼。然后,他做了一件之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他组织了一次小范围的、极其务实的内部测算会议。

    参会者只有他、老王(财务兼后勤)、以及核心的两位工程师。会议没有在正式的会议室,就在颜旭的办公桌旁,大家挤在一起。

    “老王,你先算一笔账。”颜旭将意向书推过去,“五百万,扣除税费和必要的中介费用,实际到账大概多少?如果我们严格按照‘研发投入不低于30%’的条款,结合我们目前稳定的营收预期,这意味着我们未来每年至少要在研发上投入多少?这笔钱,细化到我们能多招几个什么样的人?能买哪些我们一直想要但之前买不起的测试设备?比如,那台能模拟更复杂电磁环境的多通道频谱分析仪?”

    老王拿着计算器,嘴里念念有词,在笔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病从梦中惊坐起,炮灰竟是我自己?! 哐哐撞南墙[年代] 揽腰缠吻,禁欲佛子疯魔失控 今夜渡港 大秘书 姐姐破案好凶[九零刑侦] 重生后我带绿茶将军搞事业 祝你今夜梦不到我 恋综:万人嫌的我爆红了 分手后,宋小姐高嫁全球顶级财阀掌权人
相关推荐:
大秘书 恋综:万人嫌的我爆红了 分手后,宋小姐高嫁全球顶级财阀掌权人 二婚老公诱我入局,乖一点,命都给你 重生76我带宗族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