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靖安营的脊梁 (6/6)
nbsp;“主动出击?”荀衍吃了一惊,“刘兄,我们兵力不过一百五十,敌军数千,这……”
“非是正面决战。”刘湛打断他,解释道,“是眼睛和耳朵的出击。至少,我们要摸清敌军的虚实!知道他们到底来了多少人,走的哪条路,士气如何,装备怎样!”
他猛地转向早已按捺不住、摩拳擦掌的周仓,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而充满威势:“周仓听令!”
“末将在!”周仓精神大振,抱拳躬身,声若洪钟。
“命你即刻从全营中,挑选三十名最机敏、最敢战、脚力最好、且对颍水南岸地形熟悉的弟兄,组成精锐斥候队!由你亲自带领,携带三日干粮和信号焰火,即刻出发,前出至颍水南岸,严密侦察敌军刘详部动向!”
他盯着周仓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强调:“记住你的任务!以探查为主,摸清敌军主力位置、行军速度、兵力配置、粮草辎重情况为首要!非必要,不得与敌军接战!尽量避免暴露行踪!我要的是准确的消息,不是无谓的伤亡!明白吗?”
“得令!”周仓再次抱拳,脸上因兴奋而泛着红光,“刘公放心!俺周仓省得!定把刘详那厮穿啥颜色的底裤都给您打探清楚!” 他这粗鄙却自信满满的话语,冲淡了几分紧张气氛。
说完,周仓不再耽搁,转身便如一阵黑色的旋风,大步流星地冲向正在休息的队列,开始用他那炸雷般的嗓门点名选人。
荀衍看着周仓离去的背影,依旧有些担忧:“刘兄,此举是否太过冒险?周将军虽勇猛绝伦,但毕竟人马稀少,一旦被敌军发现,陷入重围……”
刘湛的目光投向校场上那些虽然刚刚结束操练、疲惫不堪,但听到可能有战事、眼神瞬间燃起火焰的士卒们。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语气却异常平稳:“衍兄放心。元福(周仓字)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粗中有细,并非一味莽撞之徒。况且,他对颍川地形的熟悉,远超常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若连敌军虚实都不敢探、不能探,我等与瞎子、聋子何异?这——”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正是检验我靖安营成色的第一道考题!也是磨砺了许久的剑锋,第一次见血之时!”
他望向南方,那里是颍水的方向,也是未知的敌踪所在。天边的云霞被夕阳染得一片血红,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靖安营的脊梁,这一百五十个被汗水、尘土和信念初步凝聚在一起的汉子,能否在真正的战场上撑起未来的惊涛骇浪,答案,即将在这烽烟中揭晓。
校场上,被选入斥候队的士兵们正在周仓的咆哮声中迅速准备,他们的脸上混杂着紧张、兴奋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信任、被委以重任的决然。而那些留下的士兵,则望着同伴,眼神复杂,有羡慕,有关切,也有对未知战事的忐忑。
刘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靖安营的骨头硬不硬,脊梁直不直,很快就能见分晓了。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水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般的战争气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