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五章 名动颍川 (1/5)

      黑风峪的血腥气尚未在秋风中完全散去,胜利的余波却已如同投入池水的巨石,在颍川郡的各方势力间激荡起层层涟漪。荀家庄园连日来的肃杀与紧张,逐渐被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来的崭新期许所取代。然而,在这表面逐渐平复的湖水之下,权力的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涌动。

    时近深秋,庭前的梧桐叶片已凋零大半,剩下的几片枯黄残叶在枝头顽强地颤抖,映衬着荀氏正厅内凝重而又隐含躁动的气氛。这并非寻常的家宴或清谈,郡府派来的使者——一位身着黑色官袍、头戴进贤冠的郡丞,正襟危坐于客席首位,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官府的慰勉,更是一封用朱砂写着“颍川兵曹掾史”字样的任命文书。

    郡丞的声音在宽阔的厅堂中回响,带着官场特有的抑扬顿挫:“……刘湛先生,临危不惧,设伏黑风峪,大破黄巾余孽杜远部,生擒贼首,保全乡梓,功在桑梓,勇略可嘉!经郡府决议,并上报州牧,特表刘湛为郡府兵曹掾史,辅佐郡都尉处理颍川郡内军务,并即日赴阳翟协助整训郡兵,以备黄巾再犯。望尔不负朝廷厚望,不负乡民所托!”

    “兵曹掾史……”

    刘湛捏着这份盖着郡守大印的帛书,眉头微蹙。官职不高,却是个实缺,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颍川郡的官僚体系。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在厅内每一位荀氏族人和门客心中炸响。兵曹掾史,协助都尉掌一部之兵,虽非显赫高官,但在乱世之中,手握实际兵权,其分量远超寻常官职。郡府此举,既有酬功之意,更有借刘湛这把新磨的利刃,来斩断颍川境内日益猖獗的匪患与地方豪强坐大的乱麻。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了刘湛身上。他今日依旧穿着朴素的青衫,站在厅中,身形挺拔,面容平静,仿佛那足以让许多士子奋斗半生的官身印绶,于他而言不过寻常之物。他上前一步,双手郑重地接过那卷沉甸甸的任命文书,声音沉稳有力:“湛,必竭尽全力,护佑颍川安宁,不负郡府与乡邻信重!”

    没有激动失态,没有惶恐推辞,只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担当。这份气度,让端坐主位的荀衍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也让侍立在侧的荀彧微微颔首。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刘湛的身份已然不同,他不再仅仅是寄居荀家的客卿,而是颍川郡内一股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一个与他们利益深度捆绑的潜在盟友。

    这时,荀衍引着一人前来,正是从洛阳返乡不久、深居简出的荀彧。荀彧依旧是一身素净长袍,面容温润,目光却深邃如古井,仿佛能看透人心。

    “文若先生。”刘湛拱手施礼。

    荀彧还礼,目光扫过刘湛手中的文书,微微一笑:“郡守的文书,刘公子想必已收到了。看来公子之名,已上达郡府了。”

    “彧兄来得正好,”荀衍接口道,“正欲与刘兄商议此事。郡守此意,看似重用,然阳翟城内关系错综复杂,刘兄骤然卷入,恐非易事。”

    荀彧颔首,示意三人在院中石凳坐下,缓声道:“郡守其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此次征辟,多半是因黑风峪之战后,压力所致,需借重刘公子之能,以安郡内人心。然,颍川终究是池浅水浑,非久居之地。”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刘湛,“刘公子以为,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又来了。刘湛心中凛然,知道这是荀彧更深入的一次考校,或许也将决定荀家对他最终的态度。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结合历史知识与近期见闻,沉声道:“黄巾之乱,虽看似汹汹,然其起于仓促,缺乏根基,朝廷若调度得当,平定只是时间问题。然此乱如同重病之人首次呕血,已显大汉江山膏肓之疾。宦官乱政,外戚专权,地方豪强坐大,百姓流离失所。即便黄巾暂平,若朝廷不能革故鼎新,则今日之黄巾,不过是他日更大动荡之先声。届时,恐非一州一郡之患,而是……天下板荡,群雄并起之局。”

    他没有丝毫隐瞒,将未来的乱世图景清晰地勾勒出来。这番话若传出去,已是足够惊世骇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 凤途逆鳞 喜欢你很久了 重生嫡女:皇叔的掌心娇 冲破天幕,吾道即是永恒 道爷我只会亿点点 规则怪谈,从四合院开始 捡漏我是认真的,空间里全是帝王绿 共梦后,娇软美妾被权臣宠爆了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相关推荐: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大秦:开局捡到一只灰太狼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明争暗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