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6/7)
nbsp;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黄骏并未全程凝视着锅灶,而是巧妙地利用这段时间,一边时刻关注着锅中的变化,一边着手准备起需要清蒸的海鲜。
他这种一心二用的高超技巧,让在场的钱国祥等人由衷地感到钦佩。
随着时间的流逝,锅中的猪大肠和大肠已经煮好了,他边将其一一从沸腾的锅中捞出,放置在一大盆中让其自然冷却。
此举自然是因为刚煮好的猪大肠温度极高,质地柔软且略带黏性,直接切割会导致内部结构松散。
因此。
他耐心等待,直到大肠冷却至不烫手,这时大肠已经完全定型,切起来就不必担心会散架了。
他将这些食材切成约一寸长的小段,这样的长度既便于食用,又利于后续的烹饪处理。
全部切完后…
他又拿起竹签,将那些套叠在一起的猪大肠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固定住。
这一步骤旨在防止接下来的烹饪过程中大肠散开,同时使菜品更加美观。
全部固定好后,他将猪大肠与大肠头分别置于盆中,缓缓倒入适量的老抽,并搅拌均匀。
加入老抽的目的在于为猪大肠增添一抹亮丽的色泽,同时老抽所蕴含的浓郁酱香能够渗透至大肠内部,有效去除其本身的异味。
在处理大肠这类食材时,去除异味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几乎每一步操作都围绕此展开。
但正是这份异味赋予了大肠独特的魅力。
谁能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诱人的香味,谁便能凭借这道菜肴赢得广泛的赞誉。
想当年,九转大肠之所以能够风靡全国,正是因为掌握了将异味转化为香味的秘诀。
此刻,黄骏已将大肠头与猪大肠均匀拌上酱油,随后架起火炉,倒入足量食用油,准备为大肠进行油炸。
过油是烹饪猪大肠的关键步骤,它有三个主要目的:首先是上色,使大肠呈现出诱人的色泽;其次是去除异味,通过高温油炸进一步消除大肠的不良气味;最后是通过油炸过程,逼出大肠内多余的脂肪。
此外,油炸还能使大肠表面略微变干,这样在后续的烹煮过程中,大肠会逐渐变得更加筋道,提升食用时的口感。
而经过油炸的大肠也更不易变形,保持了良好的形状。
炸大肠时,油温不宜过高,大约五六成热即可。
当油温适宜时,黄骏将大肠置于漏勺中,再缓缓放入油锅中进行炸。
在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放入太多大肠,以免炸制不均匀,同时,应避免使用勺子大力推拉或搅拌,以防牙签刺破或刮伤大肠。
通过分批少量地油炸,猪大肠和大肠头的色泽和外观会更加美观。
当大肠下入油锅后不久,它们开始逐渐变色,同时散发出特有的香气。
待到表面微微泛起焦黄色时,黄骏会用漏勺将它们一一捞出,放在一边控去多余的油。
趁着猪大肠控油之际,黄骏将锅中的热油倒出,重新将锅放回炉灶上并点燃火苗。
随着锅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