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338章:友商的反应!(4000字) (3/5)
牌子。
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骗人。
现在他领导着奔持的营销部门,可是清晰地知道什么叫做无力!
因为他知道。
核心原因就是发达国家丧失了在制造业重开赛道的可能性!
无论是工厂,还是电车的研发,无论是电网,还是电车的配套软件,欧洲都全部失去了竞争力,不仅缺工程师,更缺工程师环境,缺乏实干兴国的环境。
不是它做不出来,老爷们做出来的东西,成本绝对高上天了,不划算。
在华国,100亿的车机,搁队友估计得1000亿。
在华国,单车成本为10万,放欧洲,成本能直逼30万。
欧美做不好电车,就好像北上广的人不会进厂打螺丝一样。他们真的做不到,就像北上广土著进厂打螺丝一样,他们的精神会崩溃的。
单单新式电车上一个简简单单的机车互感,放在高瓴上可以直接干到几万块钱的海豚上面,但是对于奔持来说,就连最差的电车都搞不定。
以前德意志的全产业链优势,虽然在欧洲总部的高管们,还洋洋得意。
但是对于艾玛来说,却是一件完全不可思议的大溃败。
知道这个内核的人,其实瞬间就懂了为啥制造业回流是句空话。
“就算是再难,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把工作给慢慢掰正过来。”
“因为,我们没时间和精力再玩太多这方面的小心思。”
“关键是,总部现在有全部放弃电车开发的心思。”
詹姆·玛德佳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厦将倾的那种痛苦,还有那种无力感,是局中人所无力承受的。
他在奔持干了那么多年,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从利益上,都无法让他抽身而去。
“什么?总部直接放弃电车开发?”在一旁的艾玛听了是真的有些吃惊了。
在他看来,奔持燃油还敬你一句品牌溢价,奔持的新能源是妥妥的杂牌车。
但是,你现在放弃了往智能化方向走的电车,简直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什么产品降价,什么多给4S店返点,等等。
这些在利益面前,其实是一文不值的!
全电动放弃意味着在未来你的高贵油车品牌,会被现在的“杂牌”覆盖。
这是自取灭亡。
但是他也懂。
其实现在论鄙视链,进口>北奔>>绿牌奔。
其实大家都知道你卖车标,也都明白新能源这块你没毛技术纯粹凑热闹。
在此等心照不宣的时候,谁买了这车,谁就相当于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提纯”了,懂车的人自然也懂他。
当这些被提纯的车主,天天经受国内其他车企车主的强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