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古诗卷轴引风波(三) (2/5)
/> 似乎看穿了林夏的疑惑,苏老先生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以为,那些人觊觎的只是这卷诗稿吗?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诗稿中隐藏的另一个秘密 —— 当年我们几人在姑苏隐居时,曾意外发现了一批前朝遗留的文物,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将文物的藏匿地点,用诗句的形式隐晦地记录在了这卷诗稿中。这件事,除了我们几个当事人,本无人知晓,可不知为何,最近竟被外人得知了消息。”
林夏心中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人抢夺卷轴,是为了寻找前朝文物的藏匿地点。她想起在临安到姑苏的路上遇到的几次袭击,还有昨日烟雨楼刀疤脸一行人的逼迫,心中不禁一阵后怕 —— 若是卷轴落入那些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苏老先生,那批文物现在还安全吗?” 林夏担忧地问道。
苏老先生摇了摇头,神色凝重:“不好说。最近姑苏城里来了不少陌生面孔,行踪诡秘,我怀疑他们就是冲着这批文物来的。而且,据我所知,当年知晓此事的几位故友中,已有两人遭到了不明人士的袭击,下落不明。”
林夏心中一紧,看来这场因卷轴而起的风波,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不仅关乎卷轴本身,更牵扯到多条人命和一批珍贵文物。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人找到文物,伤害更多的人吧?” 林夏急切地问道,她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女子,但也明白保护文物、阻止恶人作恶的重要性。
沈砚此时开口说道:“苏老先生,林姑娘,依我之见,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先破译诗稿中的线索,找到文物的藏匿地点,将文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否则,一旦被那些人抢先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苏老先生点点头,赞同地说道:“沈贤侄说得有道理。只是这诗稿中的线索十分隐晦,当年我们几人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才设计出来的,想要破译,恐怕需要些时间。而且,为了避免引人注目,我们不能在府中明目张胆地研究诗稿,必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
林夏想了想,说道:“苏老先生,沈公子,不如去沈公子的墨砚斋?那里环境清幽,而且昨日沈公子也说过,平时很少有人去,相对安全。”
沈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林姑娘说得是,墨砚斋确实是个合适的地方。只是接下来,我们要格外小心,那些人肯定还在四处寻找林姑娘和卷轴的下落,我们的行踪绝不能暴露。”
三人商议妥当后,苏老先生简单收拾了一些生活用品和研究诗稿需要的工具,便跟着林夏和沈砚离开了苏府。为了避开可能的跟踪者,他们没有走大路,而是绕着小巷子往墨砚斋的方向走。
一路上,林夏始终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沈砚则走在最外侧,将她和苏老先生护在中间。好在一路上还算顺利,没有遇到可疑人员,不多时,他们便回到了墨砚斋。
墨砚斋的院子里,墨儿正在打扫庭院,看到三人回来,连忙迎了上来:“公子,你们回来了。这位是?”
“这是苏老先生,是我的长辈,接下来要在咱们这里住一段时间,你多照顾着点。” 沈砚吩咐道。
墨儿连忙点头:“是,公子,我知道了。”
沈砚将苏老先生带到客厅旁的一间厢房,这里原本是他用来读书作画的地方,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正好适合研究诗稿。
“苏老先生,您先在这里歇息片刻,我让墨儿准备些茶水点心,咱们稍后再研究诗稿。” 沈砚说道。
苏老先生点点头,走到书架前,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眼神中带着几分对书籍的喜爱。林夏则将装有卷轴的木匣放在桌上,心中稍定 —— 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