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划时代的固态电池 (4/5)
bsp; 随后是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测试工具车,同样是满电来了一个高速碰撞,碰撞后电池也一样变形,随后开始缓慢起火。
这两款电池,都是海蓝汽车自用的电池,其安全性放眼全球也是最顶级的了,但是在这种暴力测试里,依旧免不了起火燃烧。
不过电池包虽然起火,但是燃烧的速度并不快,甚至测试工具车里的主动控温灭火系统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依旧还在工作,良好的抑制了电池包的温度上涨,抑制了起火速度。
海蓝汽车在电池安全上的各种技术还是很牛逼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车子就算起火了,也能够给车内的人员足够的逃生时间。
海蓝汽车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安全的电动车,这话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外界公认的。
测试人员为了体现自家的电池安全性,还选用了其他厂商的三元锂电池包进行测试,这个电池包起火速度就比较迅猛了。
但是等到了固态电池进行测试的时候,同样的测试工具车,同样的车体保护,同样的速度,同样角度下……尽管固态电池包已经严重变形,甚至也冒烟了,但愣是不起火!
海蓝汽车引以为傲的主动控温灭火系统,甚至都没有用武之地……
这实际模拟真实场景的暴力测试场面,可比冷冰冰的数据或字面描述更直观!
没有什么,比一场实际暴力测试更能证明这款固态电池的安全性了。
徐申学满意了,自然也会吝啬对技术研发人员的待遇!
大手一挥,海蓝汽车的固态电池研发部门里技术人员们,一个个都拿到了非常丰厚的奖金以及股票。
奖金不说,这些股票也是非常值钱的,等后续海蓝汽车成功上市后,在场的这些研发人员手里头的这些原始股票少说也得价值几百万,部分技术骨干的都是价值千万以上。
而对于领头的核心科学家,徐申学更是大方。
即带着团队开发出来混合氧化聚合物技术路线的核心科学家邓安阳,徐申学直接奖励了他价值过亿的股票!
埋头搞技术研发,只要做出来大成果,就能成为亿万富翁,这是徐申学对手底下的技术人员们的承诺……
平日里丰厚的待遇,做出成果后的巨额奖励!
这些都是徐申学旗下各企业里很多技术人员们,尤其是一些技术骨干,项目带头人们,心甘情愿费尽心思搞研发的核心动力之一。
所以徐申学手底下的技术人员,其研发的积极主动性都非常高的。
甚至徐申学的这种方法,也让外界的很多企业看了羡慕嫉妒恨……过去十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企业,研究机构甚至商业院校都在研究徐申学旗下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风格,企业文化这些东西。
试图找到智云集团,海蓝汽车等一系列汽车的成功路线。
尤其是智云集团更是被无数人所研究!
但是越研究就越无奈!
智云集团的管理方式,公司文化,甚至科研模式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业内人士都能打听出来。
如管理模式的话,其实也没是太特殊的,就是很主流的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模式,搞什么事业部,项目组,实行一定程度的扁平化管理,只是智云集团的规模更大,公司组织结构更加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