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上《治安疏》!(5k) (4/6)
听政,一看又是一场强势太后和弱小皇帝的争端。
只是,这一次的太后没有以前的那么强势,皇帝也没有以前的那么弱小。
景帝休养生息,武帝大刀阔斧,千古功绩。
仁宗安稳求和三四十年,新帝欲一展宏图之志。
太像了。
这文章前部分就直言了皇帝和太后的分工。
在皇帝这个大义前面,太后的“孝”算不得什么,自汉武帝去母留子,大义已然稳稳的压制孝道。
这部分语气还行,至少是个陈诉的语气。
中间部分,语气慢慢有了变化,有点讽刺劝和的意思。
最后部分,有点警告,有点谩骂,有点相劝。
这.
“子凤,这要是呈递上去,太后不得气死啊?”
顾廷烨啧啧称奇,目前的情况还真就如楚鸿所说。
太后是前朝贤后,相信认可她的人还不少,尽管诸多内阁大学士相劝,太后没有答应一定程度影响了她的声誉。
但,目前太后垂帘听政的时间不长不短,太后的名声整体上还是正向的。
要是久一点,大方向一变.
文人的文章,杀人不眨眼啊!
楚鸿微微笑了笑,静静的望向远方,“诸多内阁大学士里面,就我一个没有劝太后了吧?”
“子凤是准备劝和?”
顾廷烨好奇一问,这文章字里行间可都是劝和的意思。
楚鸿微微点了点头,“她当年也是个贤良的人,又是先帝政治的代表,如果能安稳相处,便是将她送到南京修养生息,当一个土皇帝又如何?至少,舅舅是需要她的,先帝的老臣也是需要她的。”
赵策英意识到什么,当即赞成的点了点头,“若是没权,自然是以权优先,不择手段。可既然有了权,又是神器大义占尽,那就得考虑身后之名,得位之正啊!”
顾廷烨当即了然,当今大周文官集团,从根本上讲,各个都是受过仁宗恩惠的,哪怕是楚鸿,早年也是仁宗大力提拔欣赏。
这种情况下,新帝党又是注定赢的优势一方,要是连让太后有个体面的退场,颐养天年都做不到,怕是会让一些人寒心。
皇帝永远是天下人的皇帝,要是不主动接纳老皇帝的人,那以后的几十年便只能是禹州的皇帝。
这样,不太好!
要是没有楚鸿这个皇帝的亲外甥链接文官集团,那自然是想方设法的全力夺权为好。
毕竟,哪怕是韩大相公偏向,但没有了楚鸿这个外甥,皇帝和宰辅从来都不认识,也必然嫌隙不浅。
皇帝为了自保,自然只能不择手段。
可有了楚鸿这个外甥,文官集团大半都稳稳的倒向新帝,也不必担忧前程什么的,安心跟着楚阁老混就是。
这一来,文武汇聚,新帝党优势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