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上《治安疏》!(5k) (3/6)
nbsp; 楚鸿将茶一口抿干净,从怀里取出一篇文章,“等你出来的时候,将这封《治安疏》呈递太后。我要与太后在朝堂上公然相辩!”
“《治安疏》?”
“公然辩驳?”
顾廷烨好奇的将文章取过来,也不着急入宫觐见,反而是看起了文章。
赵策英也慢慢走到顾廷烨背后,他可是知道的,表弟这篇文章早早就有策划,为的就是大败太后一党的气势,再辅以大势相压,不战而屈人之兵。
“臣文渊阁大学士、参知副相、吏部尚书、礼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太常寺卿、光禄大夫楚鸿请奏,为言君臣后宫之事,以正后宫不干政之道、明忠臣之职,求天下安宁。”
赵策英认真的看了起来,这种文章可是少见。
“太后者,帝王之母也。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
以孝道论之,太后当颐养天年,皇帝尊而养之。
以君臣论之,太后为皇帝之臣,当以皇帝为尊。
然,古今以来,皇帝太后之事,争端不休。
臣有两全之法”
“太后乃先帝之妻,维稳朝纲,实乃先帝之幸。然,太后意在维稳先帝之政,安宁天下,朝贡求和。新帝宏图大志,意在扫荡异域,推陈出新,力求太祖不凡之功绩。
此二者相冲,太后心急如焚,为求先帝之政,实乃常情。然,此时不同往日,政事亦非一如既往,不可更变。”
“若推论一朝,则臣至爱汉武一朝。景帝固然极好,则颇受太后制衡,汉武固然穷兵黩武,则去母留子,为子嗣扫荡隐晦,大义盖孝,此为千古之功。”
“景帝亦为仁善之帝,休养生息百年有余,方有武帝横扫异域。今仁宗皇帝为大周之景帝,新帝则为大周之武帝。”
“休养生息,本为战事。战事之争,本为修养,此为千古之道。今生息已养,当展宏图之志,而为后世开万年修养生息”
“今新帝一朝,太后垂帘听政,迟迟不退,民间众说纷纭,同武帝、景帝之母何其相似。然自武帝去母留子,太后终无大义,不可威临皇帝.”
“今日之间,竟有小民不敢直言,暗呼‘贵妇人’,暗地讥讽,胆大妄为。臣师韩章,天下名士,诸般内阁大学士亦有相劝,恐太后不愿撤帘还政之事早已遍布天下,人人危言耸听,担惊受怕。
臣为太后言事,请撤帘换政。则太后养尊处优,两朝贤母,皇帝励精图治!
仁宗新帝,或可为大周之景、武帝,再造千古佳话。
奏罢!”
赵策英和顾廷烨相视一眼,面面相觑。
汉景帝、汉武帝,周仁宗、新帝,这四个毫不相关的人,经楚鸿这一说,好像真有那么点相似。
汉景帝长时间受太后制衡,汉武帝早年没有掌权的时候,更是差点让太后害死。
周仁宗早年的太后格外强势,这也就有了当初的太后之争,有了范文正公、韩大相公、英国公老将军这一拨人的崛起。
如今,又是何其的相似。
太后垂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