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军改前夕! (4/7)
“子川,坐吧。”赵策英摆手道。
君臣相对。
江昭手中文书传过去,严肃道:“臣入宫,实为上呈一道变法文书。”
“变法文书?”
赵策英点头,一脸重视的拾起文书。
粗略一瞥,赵策英眯着眼睛,抬了抬头:“军改?”
“军改!”
江昭垂手肃坐。
变法革新,一年有一年的规划,一年有一年的任务,循序渐进,不断推行。
熙丰二年,变法以吏治为主。
熙丰三年,变法以经济为主。
熙丰四年,自然是得实行军改。
关于军改的政令,江昭苦思良久,已有了良策。
如此,自是呈奏入宫。
“容朕一观。”
赵策英面色凝重,摆了摆手,自有宫女奉上一杯泛黄的清水。
淡淡的清香传来。
嗯?
江昭捧过清水,有些意外。
蜂蜜水?
于是乎,君臣二人,一人抿着蜜水,一人观读奏疏。
一篇军改奏疏,足足有十页左右。
赵策英读着,不时点头,予以认可。
相较于冗官来说,冗兵显然是更难解决。
文书中,军改主要改三点:
一、权责重新划分。
二、兵卒厘清、卸甲归田。
二、军饷改革。
权责重新划分,主要是针对兵部、三衙、枢密院的权责予以厘清。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自古以来,受限于官制更替的缘故,掌管军卒的司衙并不一样。
西周,司马府掌兵权。
秦汉,太尉府掌兵权。
魏晋南北,五兵尚书曹纳入尚书省,主掌兵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兵部掌兵权。
不过,不难窥见,自西周至隋唐,都是单一的司衙执掌兵权。
大周不一样,兵权三分。
枢密院掌调兵权、三衙掌练兵权与赏罚权,临时统帅掌统兵权。
至于兵部,责权已经偏向于辅助,主管粮草、舆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