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k) (7/9)
入仕的几年以外,其余的十几年宦海生涯,他几乎不作诗词。
一则,为官入仕的日常争斗消耗精力,让人没有作词的欲望。
二则,诗词一向讲究应景。
要是诗词不应景,抄.借鉴出来未免显得不伦不类。
今日,倒是难得有了“灵感”。
关键,还挺应景。
“入仕十四年,略有感慨。”江昭唏嘘道。
一句话说出,自有太监呈上笔墨纸砚。
二十余大臣,皆是凑近过去。
无它,江昭的诗词其实颇为有名。
截至目前,江昭作了诗词三首。
一首《破阵子·为狄汉臣赋壮词以寄之》,赠予已故武襄侯狄青,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是相当有名,至今还挂在狄氏一门的正堂。
一首《神童诗》,那更是名句不断。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首词,被赠予了大相公韩章。
一首《冬夜读书示则诚》,主张知行合一,一样是传遍天下的诗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赠予了小舅子盛长柏。
三首诗词,皆是有“金句”的诗词,尽皆传遍天下。
也就是说,江昭是诗词虽然低产,但却相当“高质量”。
甚至都有人慨叹,要是江昭腾出时间适当经营文坛,便可成为新一代文坛领袖。
由此可见,其诗词一道名声之大。
如今,江昭却是难得又有了灵感,自然让人心生期许。
就连官家赵策英,也不免走近观望。
江昭执笔,徐徐落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二十余人,也算是较为拥挤,顾廷烨负责为一些没有望见的臣子诵读。
不少重臣点头,这说的是上元节的烟花,热烈缤纷。
这一句,也是江昭有感而发的一句。
淡淡的踱步声响起,约莫十息,江昭书写道: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顾廷烨照着诵读了一遍。
二十余人,相继颔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