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k) (6/9)
nbsp; “江卿。”
赵策英拾起杯子,轻轻一抬。
“臣,敬陛下。”
江昭连忙抬杯,君臣对饮。
一杯入肚,赵策英望向其余人,续酒抬杯:“诸位爱卿。”
“敬陛下。”
二十余人,齐齐抬杯,以示尊敬。
“嗯。”
赵策英点头,一饮而尽,旋即摆手道:“上元灯会,尽兴即可。”
相较于其他宫廷宴会而言,上元灯会主要重在“赏”之一字,并无过多拘束。
君臣饮酒一杯,也仅仅是为了符合礼仪规制。
“诺。”
文武重臣,齐齐应道。
“来,江卿。”
赵策英抬杯续酒,兴致高昂。
饮酒也分人,若与其他臣子饮酒,那自然是走流程,一杯就行。
可若与江卿饮酒,那就是纯纯的兴致。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
“臣敬.”
江昭抬杯,就要说话。
“嘭!”
一束最大的烟花绽开,照耀一片。
凡文武大臣,乃至于皇帝,都不免注目过去。
江昭一怔,下意识的慨叹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啊!”
“哦?”
赵策英侧目道:“江卿要作词?”
诗词作为娱乐性产物,文人墨客过节作词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一点,就连朝廷重臣也不例外,偶尔过节就作一作词。
为此,资圣阁上甚至都准备了相应的笔墨纸砚。
毕竟,时不时就会有人产生灵感,作词助兴。
江昭一怔。
其实,他就是纯粹的想起了辛弃疾的诗词而已。
若是哪一首诗词与上元节相配,那无疑是《青玉案·元夕》,这一首词几乎绑定了上元节,就跟苏轼的《水调歌头》绑定中秋一样。
一旦过节,总是下意识的想起。
特别是上元节的烟花,更是让人下意识的想起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
不过
这首诗词,竟然有点应景?
江昭凝眉,心头一动。
事实上,除了尚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