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夫人,该生三胎了吧? (4/6)
sp; 民,其实还能更细分一点,化为农、工、商。
其中,“商”的相关政令已经较为贴合,重工商业让利于商,设立银行便于行商,相关商业条例也已颁下,日后顶了天就是修修补补,例如取消海禁、发展海贸。
反正,大方向上绝对不会再有任何变动。
余下的农和工,则是还有不小的发掘空间。
特别是农。
本来一些地主的土地可能都没有人耕种,亦或是没有人精心耕种,但却被统计进了数据库。
这也即意味着,大地主必须设法把土地租出去,否则可能得赔本交税。
如此一来,佃户租田肯定会容易不少。
相关赋税改革推行下去,再推广一些高产农作物,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百姓日子一好过,社会风气就会偏向于积极向上,营造出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迹象,一些常年积蓄的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从而为王朝续命。
这也即江昭书写的“民生”。
至于“倭寇”,主要是为了白银和赋税改革。
倭寇,也即日后的日本,盛产白银。
特地谋划白银,主要是为了解决“钱荒”问题。
其实,大周的铜钱铸造量已经相当之高,几乎是历代之最。
但很不巧,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大周的经济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商业税已经渐渐超过了农业税!
这一成就,唯有唐朝末期曾短暂达成。
这也即意味着,大周将会是首个面临商业化转型的国家。
涉及商业化转型,朝廷铸造的铜钱自然是不足以支撑商品经济的市场流通。
铜钱价值太低,铸造量不足;银子的价值足以支撑商品经济,但流通量太少,由此便诞生了钱荒。
要想解决钱荒问题,唯有尽量找到更多的白银,使得铜本位与银本位并行,乃至于以银本位为主。
一旦实现银钱流通,大周的商贸绝对会相当繁荣兴盛,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高度。
这也是王朝续命的关键点之一。
积极向上发展的社会,足以掩盖掉一切矛盾弊病。
为此,江昭却是有意让人勘察倭寇,试着发掘银山。
“辽国”,则是关于女真人的布局。
近来,周、辽矛盾日益尖锐,两大政权迟早一战。
女真,就是江昭认为的破局点之一。
若说积极推进炸弹、火炮的变革是强大己身,那么挑拨女真就是削弱敌人。
女真是辽国统治的强大部族之一,也即金国的前身。
辽国八百万人口,光是女真人就有百万左右,可见女真人实力不弱。
不过,不弱的实力、八分之一的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