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冰下巨构 (3/6)
nbsp;“释放固定锁。启动主推进器,低噪模式。”奥拉夫下达指令,同时手动操控着操纵杆。
一阵轻微的震动传来,“迅影”脱离了“真理探寻者”号的磁力固定架,如同一条滑腻的黑色鳐鱼,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峡湾墨绿色的、漂浮着大大小小碎冰的海水中。入水的刹那,外界冰晶刮擦的噪音瞬间被隔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海特有的、被放大无数倍的寂静。只有潜水器内部设备运行的微弱嗡嗡声,以及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声音。
探照灯在幽暗的海水中划出两道有限的光柱,像舞台上的追光,照亮了前方一小片混沌的世界。光线在悬浮的颗粒物中形成丁达尔效应,光柱本身仿佛也有了实体。偶尔,光柱会掠过一些形态诡异、如同来自异星的深海生物。一些通体透明、内脏依稀可见的水母缓缓飘过;长着发光诱饵、牙齿狰狞的怪鱼对这不速之客投来漠然的一瞥,便摆动尾巴消失在永恒的黑暗中;巨大的、如同史前海百合的滤食性生物在礁石上缓缓开合。这里是一个与地表冰原截然不同的、冰冷而繁荣的死亡世界。
“能量读数有异常吗?”叶舟打破舱内的沉默,目光紧盯着面前那台能量探测器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频谱图和不断滚动的数据流,背景辐射水平维持在格陵兰海域的正常区间。
奥拉夫调整着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滤波参数,排除着自然地质活动可能产生的干扰信号。“背景辐射正常。但在坐标点下方,深度约一千两百米处,冰岩交界区域,检测到持续的、非自然的低频波动。信号非常微弱,几乎淹没在环境噪音中,但……其稳定性和波形特征,不同于任何已知的海底热液、地磁扰动或生物集群活动。”他顿了顿,补充道,“波形呈现高度规律性,类似……某种休眠状态下的信标,或者低功耗运行的能量核心。”
叶舟的心微微一紧,既感到一种真实猜测的振奋,又夹杂着对未知的警惕。存在异常,而且是非自然的异常,这直接证实了情报的可能性。他们不是徒劳地奔向一个虚无的坐标。
“迅影”按照预设的潜航路线,小心翼翼地规避着可能存在的主动声呐监测点(无论是“守望者”的,还是某些大国布设在此的),以及自然形成的、复杂的水下地形。它的静音性能极佳,推进器采用仿生波动模式,产生的噪音被控制在极低水平,如同真正融入这片深海环境。
潜航过程漫长而压抑。在一个完全黑暗、高压、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时间感会变得模糊。只有深度计和航程表的数字在缓慢而坚定地变化,提醒着他们正在不断接近目标。
一个小时在紧张的沉默中过去。
“抵达目标坐标正上方海床。”“迅影”的AI发出合成的、毫无波澜的提示音。
奥拉夫操控潜水器稳定悬停,深度显示为一千九百八十米。巨大的水压作用在艇身上,发出细微的金属应力**声,但这都在设计承受范围之内。他切换主屏幕显示,将高功率水下探照灯的光束投向下方,同时启动了多波束海底地形测绘系统。
传回的画面,让即使经历过南极和威尼斯奇观的叶舟,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下方的海床,并非预想中的平坦泥沙或起伏的岩石。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厚厚的、呈现出玻璃化光泽的、明显非自然的物质。这层物质覆盖了极大一片区域,目测直径超过数公里,表面异常平整,并且呈现出巨大的、规则的、相互嵌合的多边形结构,就像某种超越人类理解能力的巨人,用融化的、然后迅速冷却的黑曜石,铺设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几何图案化的基底平台!
而在这片令人瞠目结舌的玻璃化基底中央,赫然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倾斜的、部分被灰白色沉积物和深海珊瑚、管虫等生物覆盖的黑色金属结构!
那结构的高度目测超过百米,其造型充满了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奇异感。它并非简单的直线和平面构成,而是由流畅的、带着微妙弧度的棱线和复杂的多面体组合而成,许多角度看起来违背了常规的透视原理,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扭曲和不适感。它的材质与他们在南极图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