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通缉犯 (5/7)
恐怖活动;艾莉丝·卡德拉,无固定职业,疑与多个国际极端组织和军火走私网络有密切关联;特蕾莎·维拉诺瓦,原梵蒂冈宗座遗产管理局高级特工,现已确认叛变,涉嫌出卖组织机密……”
新闻主播用一种快速而密集的语速,列举着一桩桩令人发指的“罪行”,每一桩都足以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在历史名城布拉格制造针对知名图书馆的爆炸案,残忍杀害德高望重的老馆长(指波西米亚石匠会的引路人);在威尼斯利用国际学术会议掩护,破坏珍贵文物,引发大规模骚乱,造成多名游客伤亡;在西藏某“敏感科研区域”策划并实施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引发了“大规模山体滑坡”(巧妙地将基地自毁引发的雪崩归咎于他们),造成“多名杰出的科考人员和当地向导不幸失踪或遇难”,并“极有可能窃取了高度敏感的国家机密与尖端技术资料”……
屏幕上还配合地播放了经过精心剪辑的、来自所谓“目击者”和“安全专家”的“证词”与“分析”,将他们系统地描绘成精神错乱、思想极端、意图颠覆现有世界秩序、对人类文明构成严重威胁的疯狂科学家、冷血雇佣兵和信仰背叛者。甚至还有一段模糊不清、似乎是偷拍角度的视频片段,显示叶舟在布拉格老城广场的天文钟下“鬼鬼祟祟”地操作着个人终端(实则是他在解密牛顿手稿上的指示)。所有的“证据”都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看似天衣无缝的罪恶之网。
“……权威部门提醒,上述三名通缉犯极度危险,确信持有重型单兵武器,可能携带未知的生化或放射性物质,具有极强的反社会人格。如有任何公众发现其行踪,请务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与当地警方或国际刑警组织联系,切勿自行接触或试图阻止……”
新闻如同一声平地惊雷,在这片与世无争的山谷中炸响,其冲击波瞬间摧毁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信任。原本对他们还算友善、甚至带着些许好奇和同情的村民,此刻再看向村尾那座石屋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恐惧、深深的猜疑、以及一种古老的、对“灾星”和“不祥之人”的本能排斥。孩子们被大人厉声喝止,不允许再靠近那里;原本在附近劳作的人们,也下意识地绕道而行。
负责照顾他们饮食的卓玛,像往常一样端着盛满糌粑和酥油茶的木盘来到石屋门口,这一次,她却犹豫地停在门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走进来。她将食物沉默地放在门口那块冰冷的青石板上,抬起眼,眼神复杂地、带着一丝惋惜和更多恐惧地看了屋内的三人一眼,嘴唇嗫嚅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匆匆转身离开,仿佛逃离瘟疫源头。
叶舟沉默地走到那台还在喋喋不休地重复着污蔑之词的电视机前,伸出手,用力按下了关闭按钮。屏幕上令人作呕的画面和声音戛然而止,石屋内陷入了一种比外面零下气温还要冰冷的、死一般的寂静。
通缉犯。
****。
窃取国家机密。
造成大规模伤亡……
一顶顶足以将他们彻底压垮、永世不得翻身的污名化帽子,被那只隐藏在幕后的、名为“守望者”的无形黑手,通过掌控的全球舆论机器,精准而狠毒地扣在了他们的头上。无需怀疑,梵蒂冈内部那些希望特蕾莎永远沉默的势力,也必然乐见其成,甚至主动提供了关于她“叛变”的“确凿”证据。
他们不仅失去了物理上的藏身之所,更在社会层面、在人类共同体的认知中,被彻底地孤立、妖魔化,成了货真价实、人人得而诛之的过街老鼠。世界如此广阔,文明如此辉煌,却仿佛在顷刻之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立锥之地。
“他们…扭曲了一切…颠倒了黑白…”艾莉丝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她看着自己手臂上那正在愈合、却已成为“****”暴力标签的伤口,一股荒谬而冰冷的寒意从心底升起。
特蕾莎靠在冰冷的土墙上,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平静,仿佛眼前这一切的发生,早已在她的预料之中,甚至比她预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