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通缉犯 (4/7)
他们去村尾那间空着的仓库,生起火塘,拿些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糌粑过来。卓玛,你去看看那位女士手臂上的伤,用我们自己的法子。”
一位面容慈祥、眼神温和、腰间系着彩色围裙的中年藏族妇女应声而出,她走到艾莉丝身边,用熟练但轻柔的动作开始检查她手臂上的伤口,口中低声念叨着安抚的藏语。
叶舟三人心中紧绷了数日的弦,在这一刻终于猛地松弛下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 relief 和深深疲惫的暖流,瞬间冲垮了他们的心理防线。连日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恐惧、寒冷、伤痛和紧张,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停靠的、安全的港湾,得以宣泄。他们被村民们友善地(尽管带着审视)引领到村边一间相对独立、用来堆放冬季草料和杂物的石屋里。虽然屋内陈设简陋,只有几张粗糙的木凳和铺着干草的土炕,但坚固的石墙足以阻挡外面凛冽的寒风,中央新升起的、燃烧着干牛粪的火塘,散发着真实而宝贵的温暖。
很快,热腾腾的、带着浓郁奶香和咸味的酥油茶被端了上来,粗糙但扎实、能提供大量热量的青稞糌粑也送到了他们手中。滚烫的茶液滑过干裂的喉咙,流入冰冷的胃袋,仿佛一股生命的暖流,重新融化了他们几乎冻结的血液;粗糙的糌粑在口中咀嚼,带来的不仅是饱腹感,更是一种久违的、属于人间的踏实。他们贪婪地享受着这短暂的安全与温暖,几乎要落下泪来。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在这个几乎与现代社会隔绝、时间流速都仿佛变慢了的藏边小村里,得到了如同黄金般宝贵的喘息和恢复之机。艾莉丝手臂上的枪伤,在卓玛用祖传的、研磨成粉的草药(据说有消炎、生肌奇效)与现代的消炎药粉结合处理下,伤势得到了有效控制,炎症逐渐消退,伤口开始愈合,虽然动作仍不灵便,但至少脱离了感染和恶化的危险。特蕾莎的高烧,在充足的休息、温暖的环境和村民提供的简单退烧草药的作用下,也终于缓慢地退去,虽然那枚受损的电子义眼功能恢复极其缓慢,视野依旧不稳定,但她的意识已经恢复了大部分的清醒,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思考。叶舟则抓紧一切时间恢复严重透支的体力,同时,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他开始尝试梳理脑海中那些混乱不堪、如同碎片般的思绪和知识——关于《光之书》的隐喻、牛顿手稿的预言、西藏基地的能量网络,以及…那个指向未知的“过滤器”源代码所在地的猜测。
他们小心翼翼地融入着村落的生活,尽量不打扰当地的宁静。叶舟会帮助村民修理一些简单的工具,用他符号学家的精密思维解决一些连村民自己都未曾明确意识到的小问题;艾莉丝则用她卓越的观察力,帮助村民们优化了村落外围几个瞭望点的视野;特蕾莎虽然行动不便,但她安静的气质和偶尔流露出的、与当地信仰某种程度共鸣的言语,也赢得了部分老人的好感。老村长贡布,那位深不可测的老者,偶尔会来找叶舟闲聊,问一些关于外面世界的问题,但更多时候是沉默地分享着酥油茶,用他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观察着这三个神秘的外来者。
然而,这来之不易的、如同琉璃般脆弱的宁静,终究还是被来自外部世界的、充满恶意的浪潮无情地击碎了。
第五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刚刚被雪山顶峰吞没,天空呈现出一种冰冷的黛青色。村里那台老旧的、外壳泛黄、依靠着屋顶一块小型太阳能电池板和一根歪歪扭扭的卫星天线接收信号的电视机前,聚集了几个结束了一天劳作、正在休息的村民。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地方台的歌舞节目,充满了欢快的节奏和鲜艳的色彩。叶舟三人也在自己的石屋内,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
突然,歌舞节目被毫无征兆地切断,画面切换到了一个布置严肃、灯光刺眼的新闻演播室。一位表情凝重、穿着笔挺西装的女主持人,用字正腔圆、带着不容置疑权威性的普通话开始播报。紧接着,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三张经过处理的、但清晰度足以辨认的照片——正是叶舟、艾莉丝和特蕾莎!那是他们在布拉格街头、威尼斯小巷活动时,被无处不在的监控系统捕捉到的影像!
“……插播一条由国际刑警组织协同多国执法机构发布的最高级别红色通缉令……”新闻主播的声音冰冷而富有煽动性,通过卫星信号,清晰地传遍了这间小小的石屋,也传入了外面所有村民的耳中。“……紧急追捕三名极度危险的****。叶舟,原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涉嫌利用学术身份进行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