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55) (1/2)
第三天,边牧犬到了。
摄像机和针孔摄像机也到了。
曾卫国教刘雅琪拍白雾缭绕的山峰,日出时的彩虹,山涧的流水,边牧犬和兔子的互动,还有布谷鸟的叫声。
“拍一组你种菜的镜头。”曾卫国对刘雅琪说,“翻土,下种,菜发芽,慢慢长大、收获。”
“那要什么时候啊!”刘雅琪怀疑地说。
“你多拍点素材,以后慢慢剪辑。”曾卫国说,“也可以到网上找素材,也可以借李子柒视频里的素材。”
刘雅琪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
二叔的菜园子在房子后方,种有豆角、黄瓜、辣椒、茄子、黄秋葵和大葱,远远望去,恰似一幅集齐了红黄蓝绿青橙紫的彩色画卷。
二叔用毛竹片编篱笆,以便将新扩出的菜园区域围拢起来。
曾卫国在新围的土地上翻土。
刘雅琪在拍视频。
“二叔,现在除了白菜、萝卜,还能种些啥?”曾卫国问道,抹了一把头上流下来的汗珠子。
“沿着这篱笆周遭,可以种些豌豆。”
“哦,有种子吗?咱们也给它种上。”
“有。回头我来种。”二叔说。
“你别光拍了,”曾卫国拉刘雅琪过来,把锹塞给她,“你来翻土,我拍你种大白菜。”
太阳高悬于天际,湛蓝的天空澄澈如镜,不见一丝云彩的踪迹。
刘雅琪没翻几下就汗流浃背。
“啊!我不行了,受不了啦!”刘雅琪叫苦道。
曾卫国凑近拍刘雅琪脸上的汗珠子,笑着说:“就要这个效果。”
兔子经常被放到院子里晒太阳,熟悉了新环境后,开始探索并拓展属于它们的领地,房前屋后都成了它们尽情撒欢的运动场,甚至还学会了在房子后面扒土挖洞。
边牧本能地不知疲倦地追着兔子跑,想把它们围在一个特定的圈圈内。
刘雅琪拿着摄像机,把所有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中午时分,曾卫英打电话过来:“妈有点不对劲。”
“怎么了?”
“精神不太对,整个人软软的,饭也不想吃。”
“我马上来。”曾卫国回答道。
“我得回城里一阵子。”曾卫国对二婶说道,“这兔子您帮我照看着点?”
“我可弄不好这事儿。”二婶微微皱眉,面露难色,“要不,您让小明来帮忙管着?”
“就是几只兔子,让他来回跑,也怪麻烦的。”曾卫国有些犹豫。
“反正他也没啥事做,您教教他,也能让他有个事儿干。”二婶劝说道。
下午,小明便来了,身后跟着他的妻子。
曾卫国记忆中的小明,小时候特别顽皮好动,还抽烟。
如今再见,他已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沧桑小老头,沉默寡言,神情木讷。
小明的妻子小梅,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总是挂着傻笑,露出像玉米一样的一排黄牙,年纪还不到三十。
“这兔子是吃草的动物,繁殖能力强,咱这地方养着正合适。”曾卫国向小明介绍道,“现在它们还小,需要多照看些,等长大了就省心多了。”
“嗯。”小明低声应了一句,眼神落在兔子身上。
小梅似乎对小动物特别喜爱,蹲下身薅一把草喂兔子,兔子也不怕生,在她面前安静地吃着她手里的草。她又把边牧抱起来,亲亲它黑豆一样的眼睛。
“其实也不用太费神,平时喂草,偶尔添点饲料,加水的时候加一小勺杀球虫药。”曾卫国拿起药和饲料,演示给小明看。
“小狗一天喂两次,一次这么多就可以了。”
小明点点头,没说话。
曾卫国把一包牛肉粒给小梅,说:“你叫它做一个动作就给它一粒,奖励一下。”
曾卫国给小梅示范:“边边,握手。”
边牧伸出一个爪子,曾卫国握了一下,给了它一粒牛肉粒。
“边边,趴下。”
“边边,转个圈。”
这些小技巧边边都会做。
曾卫国把一个毛绒灰狼玩具丢出去一米远:“边边,把黄鼠狼抓回来。”
边牧跑过去叼了回来。
“小梅,你试一下。”曾卫国把毛绒玩具给小梅。
小梅把毛绒玩具丢到两米远,边牧不等命令就跑去叼了回来。
“给它一粒肉。”曾卫国嘱咐道。
小梅把肉放在手心,边牧吃了还盯着她看。
“今天够了,不能再吃了。”曾卫国命令道。
边牧摇摇尾巴,又走到曾卫国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