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写序还有报纸 (2/4)
r />
【天父并不需要人的虚伪崇拜,而希望信徒以全心、全意和真实的行动表达虔诚。】
【天父的信仰不止步于祈祷,而是通过信徒在世界中的行动来彰显祂的旨意。】
【因此,我们应以行动见证天父的正义与怜悯。无论是解放受压迫者、推动社会公平,还是维护穷人的权利,皆是天父意志的体现。】
【我呼召所有人回归天父的核心旨意——解放与公义。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只是祈祷者,更是行动者。天父的国近了,它并不遥远,它开始于每一个信徒的正义行动。愿天父的光引导我们。】
【“你们要追求正义,只追求正义。”(《申命记》16:20)】
盖里斯的一生并没有结束,因此他的言行还在被记载,但除去写宗教经文外,不代表盖里斯不能用明确的教义来规范自己的组织。
面对这三份序和引言,三位使徒其实都本能的有些抗拒,这是在批判、在否决、在告诉世人,所谓的教士、教会,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神圣权利。
事实上,若非是盖里斯亲自写下这些内容,反复言传身教,并且以真正无可置疑“奇迹”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十二使徒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盖里斯的教义。
因为,这背离了许多东西,背离了中世纪人的三观。
但盖里斯终究是出现了,他自己化身成神圣的烛光,照亮了黑夜,犹如锤子一般将这些“真理”敲入人的脑海。
因此,纵然使徒中有人不喜欢,却还是会去执行。
他们或许会向盖里斯提出自己的建言,但在盖里斯做出决定之后,却只会去拥护。
要知道,背离君王的旨意至多不过是一死,背离神的真理却意味着死后的永恒折磨。
正是凭借着这种方式,盖里斯才在12世纪,建立起一个与这世道迥异的组织,并且试图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传承下去,为后人做好启迪。
当这家小小工坊正式开工的时候,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在预备着向旧时代的宗教宣战了。
罗马教廷也好、巴格达哈里发也罢、书籍将承载着文字的力量,给予他们重重一击。
不过由于当下的第二王国现状,宗教上的宣战,其实还是要停一停,并不急于开始。
反倒是为了强化国家认同,有着一件更需要紧迫的事,这件事同样是依托于印刷术——报纸。
收复加利利公国的行动,处处都离不开盖里斯,很多城镇都需要盖里斯亲自前往,而许多有宗教意义与历史意义的教堂与地点,也都需要盖里斯去一趟走走形式。
这些事虽然很麻烦,但又确实能比较有效的安定人心。
而这个过程里,盖里斯所经历过的那些事,就比如击溃了什么突厥人部族,解救了什么法兰克人奴隶,包括免除人头税等等事件,都传回了后方,整理之后,要开始印刷成耶路撒冷王国的第一份“报纸”。
严格来说,这还谈不上是成熟的报纸,而更接近于通报,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笔者和中产阶级,能够支撑起报纸的顾客市场。
甚至于,在相当长时间内,盖里斯都未指望“报纸”这个东西能够盈利,反倒是需要往里面砸进去大量的补贴,乃至于雇佣宣讲员来向群众派发与宣讲。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