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为法国文学分出两条路(5k) (3/5)
上了收集古董,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他想为他的女神韩斯卡夫人布置一间奢华的房子。
毕竟韩斯卡夫人也不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主,作为贵族的她依旧主打奢侈,喜欢各种各样的贵重物品。
但想要收集古董却又没有钱,那应该怎么办呢?
巴尔扎克灵机一动,选择买下所有在旧货店里碰上的杂乱旧货,然后就宣称他发现了一位古代大师或者一件古代工艺杰作。
而此时此刻,当巴尔扎克向米哈伊尔介绍他的塞弗尔花瓶、曾经属于德国皇帝的烛台、路易十四时代的肖像画等古董的时候,米哈伊尔单纯就是看个热闹,毕竟他对古董是真的一窍不通。
可当巴尔扎克指向了一件瓷器,并且郑重介绍道:“你瞧,来自中国的珍贵瓷器!它似乎有一个非常高雅的名字,卖给我的人说它叫.汝窑?听说你精通中国话,你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吗?”
米哈伊尔:“???”
啊?
听到这个名字,米哈伊尔当真是有些没崩住,但最终,瞥见了巴尔扎克严肃的表情的米哈伊尔还是控制住了面部表情,然后微微摇头道:“没听说过.”
要是说听说过被赖上了可怎么办.
米哈伊尔认证?
而作为客人,米哈伊尔显然也不能直接对巴尔扎克说道:“新的,纯新的,毫无争议的新。”
于是最终,在巴尔扎克略有点失望的眼神下,已经看完一圈藏品的米哈伊尔终于是坐了下来。
看得出来,巴尔扎克穷的都要被丢进塞纳河是真的有道理的
好在是接下来的交谈就正常许多了,巴尔扎克开始跟米哈伊尔谈论一些文学艺术上的事情,而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场上的其他人也并没有闲着。
有的人是偶尔说些话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有的人则是在记录两人的谈话,似乎又想从中挖掘出一点东西,还有人则是认认真真地听着两人交流对文学的看法以及相关的思想和技巧,并期待能够从中找到文学的秘密。
而随着聊天的深入,巴尔扎克便不由自主地提到了米哈伊尔迄今为止的写作风格以及巴黎文化界目前的一些风向:
“依我看,除了你的那两部科幻,你的其它法语以及翻译过来的俄国所描绘的都是当下的现实,而且你的视角似乎颇为独特,直接将笔触落到了最微小的那部分人身上。
这让我想起了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他的这部也是在描写巴黎的最底层,不过你们的创作风格似乎并不相同”
对于米哈伊尔的那些,巴尔扎克在有意无意之下已经全部读完了,以他目前的创作理念,他对米哈伊尔的那些无疑有着不小的好感,而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这些的特别之处:
如此平淡,仿佛只是对现实的描摹,为何竟然有如此大的艺术张力?
如此平静,并未激烈地宣泄感情,又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毕竟就连巴尔扎克的作品,很多地方都依旧残存着浪漫主义的痕迹,就像情节的离奇曲折、人物的戏剧化与情感宣泄
而面对巴尔扎克的话,米哈伊尔却是摇了摇头道:
“恕我直言,欧仁·苏先生的作品无疑暴露了巴黎底层社会的贫困、犯罪和不公,但是在他的,处处充满了过于戏剧化的巧合、离奇的身世秘密、夸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