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中的暖炉公交站的星光 (9/9)
工区教孩子做小房子,他握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教她怎么涂木工胶:“轻轻涂一点就行,太多会粘手,把小木块按在房身上,等一分钟就牢了。”小女孩的小房子歪了个角,王师傅掏出块砂纸,帮她磨平:“现在是不是好看多啦?你再贴个纽扣当窗户,就更漂亮了。”
李奶奶的毛线区最热闹,好几个孩子围着她学织挂件。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总起不好针,李奶奶握着她的手,一起绕毛线:“慢慢来,咱们不着急,你看,线绕在手上,针从这里穿过去,就像给小太阳开门一样。”不一会儿,小女孩的第一个小太阳挂件就织好了,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却笑得举着到处炫耀。
林晓在书签区教大家填色,有个小男孩把太阳涂成了蓝色,有点不好意思:“姐姐,我涂错颜色了。”林晓笑着摇头:“没有错呀,蓝色的太阳像天空里的星星,再贴点亮片,会更特别。”说着就帮他贴了几颗银色亮片,蓝色太阳瞬间闪了起来。
张阿姨的布贴画区也很热闹,孩子们用碎布拼贴小火车、小房子,有个孩子把红色碎布贴成了小爱心,贴在小房子上:“这是给暖心角的爱心房子!”张阿姨笑着帮他粘牢:“真好看,咱们把它贴在白板上,大家都能看见。”
老周的拍立得“咔”响个不停——一张拍的是王师傅帮孩子磨小木块,阳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一张是李奶奶握着小女孩的手织毛线,小太阳挂件在指尖晃;一张是林晓帮男孩贴亮片,书签上的蓝色太阳闪着光;还有一张是张阿姨和孩子一起举着爱心布贴画,笑得露出小虎牙。
临近中午,孩子们都捧着自己的作品——有的举着积木小桥,有的捏着毛线小挂件,有的拿着亮片书签,还有的抱着布贴画小房子。孙哥给每个孩子递了杯银耳汤:“喝点甜的,你们的作品都比我的汤还甜。”张叔也分了西瓜,“吃块瓜,凉快凉快,下午咱们还能一起玩。”
有个小女孩把织好的小太阳挂件递给李奶奶:“奶奶,这个送给您,谢谢您教我织。”李奶奶接过挂件,贴在轮椅扶手上,笑得眼睛都湿了:“奶奶会好好留着,每天都看。”还有个小男孩把自己做的小房子送给王师傅:“叔叔,这个小房子给您,谢谢您帮我修玩具。”
苏晴忙着把孩子们的作品贴在展示区,积木小桥摆在最前面,毛线小挂件挂在书架上,亮片书签夹在绘本里,布贴画小房子贴在白板中央,旁边还加了行字:“孩子们的星光,也是太阳的一部分。”
老周把今天拍的照片贴满了整面墙,和之前的旧物置换、绘本分享会照片挨在一起,像展开的一本暖书。孙哥看着照片笑:“咱们这条街,每天都多一点光,下次冬天,咱们再弄个暖炉会,大家围在一起烤红薯、织围巾。”
李奶奶点头:“我提前织更多小围巾,给孩子和环卫工人都送一条。”林晓也说:“我教大家做圣诞书签,贴满星星的那种。”男孩举着积木小桥喊:“我搭个圣诞大桥,上面挂小彩灯!”
苏晴掏出手机,给满墙的照片和展示区的作品拍了张照,发在朋友圈里,配文:“今天的手工市集,凑齐了孩子们的星光——积木的暖、毛线的软、亮片的闪,还有大家的笑,这些凑在一起,就是最亮的太阳。下次冬天,咱们再凑点新的暖,好不好?”
评论区里,邻居们纷纷留言:“冬天我带烤红薯来!”“我有旧毛线,给李奶奶织围巾!”“我教孩子做手工雪花!”苏晴笑着回复,抬头时,看见孩子们围在积木桥旁,正用彩色纽扣装饰新的小桥,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裹了层金色的光。
晚风慢慢吹过来,暖心角的灯亮了,小彩灯在书架上闪着暖光,孩子们的作品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毛线小挂件晃来晃去,像颗颗小星星。苏晴知道,这条街的故事还会继续——冬天的暖炉、圣诞的书签、新年的小灯笼,还有无数个清晨,大家带着新的星光来,一起凑成永远不会暗的太阳。
毕竟,这束暖光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是你带一块小木块,我带一团旧毛线,他带一张彩卡纸,孩子们带一颗认真的心,大家凑在一起,把平凡的日子,织成了满是星光的太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