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中的暖炉公交站的星光 (8/9)
阳。”
傍晚收拾东西时,男孩把刚换的小火车放在书架上,和他的小塑料车并排摆着:“它们都是绘本小卫士,一起守着故事书。”林晓把陶瓷小杯子放在绘本区的桌上,倒了点凉白开:“明天来,就能用它喝水啦。”李奶奶则把没织完的毛线收进筐里:“下次手工市集,我要织更多小太阳挂件,给每个人都带一个。”
苏晴锁门时,回头看了眼暖心角——旧物区的格子布还铺在桌上,李奶奶缝的小太阳补丁在灯光下泛着光,书架上的小火车和塑料车并排站着,像在守护满架的绘本。她掏出手机,给白板上的“手工市集”计划拍了张照,发在朋友圈里,配文:“今天的旧物里,藏着别人的心意;咱们的手心里,凑着新的暖——下次手工市集,等着大家带星光来。”
评论区里,张阿姨留言:“我会做布贴画,下次带材料来教大家!”年轻妈妈也说:“我带孩子做黏土小摆件,换李奶奶的小太阳挂件!”苏晴笑着回复,晚风带着山药糕的甜香吹过来,她知道,下次的手工市集,又会有新的星光——是张阿姨的布贴画,是年轻妈妈的黏土摆件,是王师傅的小木块,是李奶奶的毛线挂件,还有孩子们的小手捏出来的心意。
毕竟这条街的太阳,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光,是你带一块山药糕,我带一把工具,他带一个旧玩偶,大家凑在一起,把细碎的心意揉成暖,把平凡的小事拼成光,日复一日,让这束暖光,永远亮在街角,永远暖在心里。手工市集的前一天傍晚,暖心角的灯亮得比平时早。王师傅推着小推车来送提前削好的小木块,每块都磨得光滑无刺,还在边角刻了浅浅的太阳纹:“给孩子做小房子时,不用怕扎手,这纹路也能当窗户的样子。”他蹲在地上把木块分好类,大的做房身,小的做屋顶,旁边还摆了罐木工胶:“我试过了,粘得牢,干得也快。”
孙哥的三轮车停在门口,车斗里装着泡好的银耳和新蒸的南瓜糕,还有几捆彩色麻绳——是他早市特意买的,“孩子做手工时绑小摆件能用,我还带了剪刀,剪麻绳不费劲。”他把南瓜糕放进保温盒,笑着说:“明天早上我早点来熬银耳汤,手工做累了,喝口甜的解乏。”
林晓抱着个大纸箱过来,里面装着裁好的卡纸、彩笔和亮片:“我跟妈妈一起准备的书签材料,每张卡纸上都画了小太阳轮廓,孩子们填色就行,还有亮片,贴在上面会发光。”她蹲在桌上摆材料,还特意留出一块地方:“张阿姨说带布贴画的材料,这里给她放胶水和碎布刚好。”
李奶奶的轮椅上放着好几团毛线,红的、黄的、浅蓝的,都是邻居们送来的旧毛线,她已经提前缠成了线团:“织小挂件不用新毛线,这些旧的凑在一起更软和,我还带了塑料针,孩子用着安全。”说着就拿起一团黄毛线,指尖绕着针,演示怎么起针:“你看,这样绕两圈,轻轻一拉,小太阳的底座就出来了。”
男孩拽着小宇的手跑过来,手里抱着个纸盒子,里面是他提前搭好的积木小摆件——有小桥、小房子,还有个迷你暖心角,“我练了好几天,明天教大家搭最简单的小桥,只用三块积木就行!”小宇也掏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他攒的彩色纽扣:“我把纽扣带来当小装饰,贴在小房子上,像窗户一样。”
第二天清晨,手工市集还没开始,暖心角就飘满了甜香——孙哥的银耳汤熬好了,加了冰糖和枸杞,盛在陶瓷小杯子里,摆了满满一桌。张叔拎着袋葡萄和西瓜过来,刚切好的西瓜块放在盘子里,还插着小叉子:“手工做久了容易渴,水果管够。”
张阿姨踩着晨光来的,手里拎着个大布包,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碎布、胶水和剪刀:“这些碎布都是我做衣服剩下的,软乎乎的,贴在卡纸上就能做布贴画,我还带了模板,有小太阳、小火车,孩子照着贴就行。”她把碎布分类摆好,红色的放一堆,黄色的放一堆,像摊开的小彩虹。
市集一开始,孩子们就围满了各个摊位。男孩和小宇在积木区教大家搭小桥,“先放一块长积木当底座,再在两边放两块短的,最后把长积木搭在上面,桥就稳啦!”有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总搭不好,男孩蹲下来,手把手帮他摆积木:“别着急,你看,这样对齐,就不会倒了。”
王师傅在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