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人民作家到人民艺术家(7千章) (1/7)
马尔克斯邀请的人员名单里有巴尔加斯·略萨,秘鲁人,曾经是秘鲁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支持过古巴革命。第一届南美洲罗慕洛·加拉戈斯奖,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七十年代后,开始在美国活跃,思想也开始西化。
让马尔克斯觉得可惜的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一位阿根廷作家,他没办法参会,因为在去年六月份忽然去世。
马尔克斯将文件合上,双眼望向书房外的花墙,眼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马尔克斯的妻子推门进来,双手放在他的肩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加西亚,你在思考什么?”
“花儿,瞧,没过多久它就要谢了!年轻的花儿最好看,年轻的作家也最值得尊敬。因为年轻,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如果因为他们的年轻而怠慢他,或许没过多久,他的成就就会让你感到脸红。”马尔克斯轻声说道。
“加西亚,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作家!”
“再伟大的作家也会死去,再鲜艳的花朵也会枯萎。在中国,四季鲜明,有冬天和夏天,那里的花草在冬季会死去,直到春天再获得新生。
可惜,当吱吱作响的身躯走向坟墓,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从里面爬出来。唯一能证明我们来过的,只有我们存在的痕迹和墓碑上的证明。我的作品,就是我存在的证明。告诉所有人,加西亚来过这个世界!”马尔克斯说到最后,
“加西亚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因为你,世人也知道我来过这个世界。”马尔克斯的妻子俯身轻轻地亲吻了一下他的脸颊,拍了拍他的双手转身走出了书房。
马尔克斯看着妻子的背影,嘴唇微动:“可惜,如果我是个年轻人就好了!”
“我是个年轻作家,但我不认为文学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我认为文学的未来也来自于老一辈的传承。年轻作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老一辈作家的作品,站在老一辈作家身上探索更高的文学境界。
另外,近年来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一个趋势,现实主义文学正在回归,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可见,全都是现实主义文学风格的作品。
我认为,中国作家应该好好学习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所有文学的根。”
刘一民还没有说完,下面立即有人喊道:“刘一民同志,我可不可以认为你是在抨击现在流行的先锋文学。”
“我不想抨击任何一种文学,但我想说的是,文学也是一种长期主义,短期的噱头只能震撼一时,真正的文学永远在读者的心里。
好的作家,不能着眼于目前,也要着眼于未来。同志们,千万不要被一时的繁荣迷惑了心智,真正的作家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我的话就这么多,同志们,或许我的话很刺耳,但如果你能证明我说的是错的,欢迎大家辩论。”
刘一民看了一眼会场,从容自信地走下了颁奖台。
正准备上台的李凖冲刘一民低声说道:“好样的,一民同志,你讲的很好!”
“老李同志,好好讲,精神点,别丢份儿!”刘一民低声说道。
李凖的作品也是现实主义风格作品,《黄河东流去》讲述了1938年GMD炸毁在黄河花园口处炸开决堤后,展示了黄泛区难民在八年的离乱中艰难求生存的惨象。
黄河决堤淹没了豫、苏、皖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