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欧洲出版商齐聚燕京 (4/5)
bsp; 冯至将文研所成立会议上刘一民的发言给大家讲了一遍,讲完之后,刘一民补充道:“诗歌也是文化的一种,老邹同志请我到刊授学院讲课,我就讲诗歌和文化的关系。”
会议室内传出一阵阵笑声,邹获凡看了看时间说道:“全国诗歌刊授学院成立会议正式开始。”
刘一民坐在这里当学院的顾问,邹获凡邀请刘一民挂名教务长,刘一民并没有当。
校务委员会的朱先树,同时担任了学院的教务长。
“大家对刊授学院的教学时间有没有建议?”邹获凡问道。
刘一民举手说道:“教育时间应该设置在一年左右,前来学习的大多都有工作单位,时间太长不好,太短没有效果,一年差不多。
另外我建议教学重基本功,不重写法。基本功打的牢,未来才有进步的机会。”
“我赞同一民的话,不能一上来就教学生如何写诗,那写出来的只能是无病呻吟的诗歌,甚至是模仿诗。”张广年附和道。
教务长朱先树将刘一民的建议快速地记录了下来,其余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
邹获凡看着热闹的场面,心里对开办学校的效果产生了期待。
经过商议,确立了学校的教学目标,注重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
“未来几个月将开始向符合条件的学生送邀请信,争取在11月底完成首批学生的招生和开学工作。”
邹获凡讲完,会议室内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走出文联的时候,邹获凡邀请刘一民到时候一定得过来讲几节课。
“老邹同志,咱们两个这关系,当然没问题。”刘一民几句话让邹获凡乐的合不拢嘴。
邹获凡笑眯眯的说道:“马尔克斯给你写信,没说什么时候来中国?”
“老马同志正忙着写书呢!”
开了一会儿玩笑,刘一民下午回到了燕大上课。伴随着马尔克斯的来信,刘一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阐释成为了文坛的正统,魔幻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文学观念深入人心。
马尔克斯的信没有来多久,中国书刊社的尼琪就从美国拍来了电报。
《宠儿》的单行本在美国开售以后,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二十万册的销量,截止六月中旬,销量已经到了五十万册,毫无疑问已经提前锁定了1984年美国《纽约时报》的畅销榜第一名。
尼琪还询问了马尔克斯给刘一民写信的事情,马尔克斯的信还没有带到中国的时候,这则消息就通过国际笔会流传了出去。
美国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个消息同时推动了单行本在美国的销量增长。
除了《宠儿》,其他书籍在美国销售势头也很好。今年以来《追风筝的人》意外超过其它的,成为《宠儿》之下的第二名。
尼琪再次邀请刘一民到美国进行演讲,提高《宠儿》在美国的影响力。
对于尼琪的提议,刘一民看了看两个小家伙,并没有心动。
朱霖看完尼琪的信,对于巡演宣传有点不解。刘一民给她讲了讲商业社会的营销方式,巡回演讲跟商品的营销宣传无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