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版税谈判完成 (4/4)
你胃口还挺大的。一本书卖10法郎的话,你就能拿到1.2法郎。卖一百万本,那还了得了!”
李晓林扳着手指头,越算越心惊。
刘一民苦笑道:“晓林师姐,你以为法国是中国,书随随便便就能卖到一百万册?对于法国,能卖的上几万册就是畅销书了,毕竟他们的人口少。加上他们的娱乐方式多,读书的群体比咱们国家少太多了。”
李晓林没想那么多,只是将在中国的经验带到了法国。不过即使如此,每卖一本书能拿到几块钱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你马上要成为咱们国家最有钱的作家了!”徐驰感叹道。
巴金敲了敲桌子,示意将问题的讨论放到合同上来,不要扯的太远。从文字上没有发现什么陷阱,不过巴金不放心,于是打电话给了在巴黎的律师朋友,请他过来看看。
对方看完后,告诉刘一民没有问题,这才放心的跟马赛丹尼签订了出版合同。
签完后,刘一民将合同在手里面甩了甩,这法郎算是挣到手了!
韩大使听说刘一民的书要在法国出版后,赶忙过来向刘一民表示祝贺:“我的小老乡,我的好同志,你这算是为国家的外汇做贡献了。了不起,了不起!”
“我这也是因缘际会,跟你们相比,我做的这点贡献微不足道。”
“哈哈哈,你这话谦虚了。你在马赛的发言我看了,说的非常好,法国人听得懂这些话!”韩大使笑着说道。
“我就说他适合当外交家!”徐驰在旁边插话道。
“考虑一下,毕业来驻法使馆工作!”
“哈哈哈!”
第二天,刘一民一个人走在法国的街道上,先到唱片店买了四张唱片,分别是《流浪者之歌》《卡门》和肖邦的《夜曲》和《练习曲》。两张给巴金,两张给曹禺。
给师娘买了一支精美的法国胸针、买了几盒巧克力。
给刘振云他们带了精美的笔记本。他自己又买了几支法国的万宝龙钢笔。
走出文具店后,逛了逛相机店,给自己买了一台法国制造的35mm单反相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机,以后出去采风都能用得到。
半天下来,刘一民身上的法郎除了稿费外,另外加上来之前兑换的三百法郎共一千多法郎和作协给的三十美元的零用钱,全部花光。
真是法国挣钱法国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回到宾馆,刘一民将买好的东西装好。给李晓林送了一盒巧克力,又送了巴金一张肖邦的《练习曲》和《卡门》。
“有心了!”巴金笑着说道。
这个买唱片的钱,相当于巴金的翻译费,只不过以另一种途径被刘一民给了巴金。
上飞机前的最后一天,大使馆专门给访法代表团召开了欢送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