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8集《直解》 (5/6)

义,能够安乐有情。这个小乘的择灭无为,这个我空观现前的时候,解脱了烦恼,所以他只有解脱身;但是小乘的学者没有安乐身,他的色身没有利他的作用。我们凡夫在苦恼的时候,忆念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马上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因为观世音菩萨那一念心,他有解脱身,有安乐的力量,他那个功德是恒常存在的。但是你要是在苦恼的时候忆念阿罗汉,那就没有感应道交了,因为他因地没有这个愿力。所以小乘的功德,只有解脱的功德,没有安乐有情的功德,他没有办法跟我们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差别。

    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永寂二边,默契中道,名“大牟尼”。

    这个「大牟尼」就是寂默。寂默简单的说就是息灭,息灭空有二边,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默契中道,这叫大牟尼。

    最后把佛的那念心做一个总结,就是法。佛的那一念心,我们如果用一句话来代表,怎么说呢,就是法身了。

    所得二果,永离二障,即名“法身”。所谓清净法界,四智菩提,五法为性,具足法报化三身体用差别不同,广如论释也。

    甲二、“随文释义”竟

    佛陀的菩提涅槃,二转依果,他有一个依止处,就是清净法身。这个清净法身呢,是由五个东西所构成的,「大功德法之所庄严」。什么功德法呢:

    第一个是清净法界,就是真如理,他所依的理性;他能依的智慧就是四智菩提,这五个法。具足法身、化身、报身三种差别,广如《成唯识论》解释。这个身,当然指的是我们一念心的依止处。我们凡夫的心依止处,那当然是业报身,无量无边的业力的累积所招感的这个色身。色身我们做不了主,这个色身在老病死的时候,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业报身。

    菩萨叫意生身,菩萨以这个愿力,他也得一个色身,这个色身那是一种功德的色身,这个叫变易生死。凡夫跟菩萨有是有身:一个是业报身,一个是意生身。当然这个都是有所执取,凡夫是对我相的执取、法相的执取;菩萨是还有法执,都有身。

    二乘人,以唯识学来说,二乘人没有身,这个身消失掉了,灰身泯智了,他没有依止处了,这个人消失掉了到哪里去不知道了;就是这个人他修行到这个时候没有了,从有到无消失掉了,这个补特伽罗消失掉了,灰身泯智了。

    那么佛呢?他也有一个身,这个是清净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这个法身的思想,对我们很重要。特别是修他力法门,本尊相应的法门,不管是密宗,不管净土宗;你要忆念你的本尊,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你一定要相信弥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

    深信诸佛皆充满。

    你不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存在,你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没有用的,没有那个真实的信心,不能构成本尊相应。就是你相信,虽然你眼睛看不到弥陀,你耳朵也听不到阿弥陀佛,这十万亿佛土;但是你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你相信佛的法身是有解脱的力量、有安乐的力量,是存在这个法界,而且他是摄持在这个名号当中的,你应该相信这件事情。所以这个地方法身的思想就很重要。

    这个地方唯识学就很明确的说出来,“大牟尼名法”,佛的那一念心是一个遍满法界的清净法身,佛陀并没有真实的灭度,那个明了的心识没有灭度。佛陀那个明了心识,安住在圆成实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是这种境界。

    好,我们最后把三十颂的整个要义,用一个偈颂来做一个总持。

    甲三、结示劝修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般舟三昧经》——

    ──释《唯识三十颂》直解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 异界列车 凤隐归 江南裁缝日志 毛茸茸帮破案,我惊艳刑侦界 成为诺亚后,选择伽古拉 总裁,我一个保安负什么责?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我的师娘是大凶之物 反派渣爹:我的女儿都是大魔头
相关推荐:
剑主诸天 神鬼传说 开局穿越,躺平就能修炼到满级! 斩气界 听说我死后成了反派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