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7集《直解》 (4/7)

;【师父答疑】:相见道主要是引导众生趋向于空性这一部分,那至于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都还是要学习,这个你都还是要学习的。但是就着你所觉悟的真理这部分,你从山下走过来了,到达山顶了,你可以从山顶当中告诉山下人,往这边走、往那边走都可以,你可以引导他趋向你所觉悟的真理。但是于很多很多的法门,无量无边的三昧,无量无边的陀罗尼,你还是需要亲近十方诸佛,继续地学习,这个所知障部分还需要继续学习。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他这个是这样,我们今天看到花。看到花的时候,我们是变带自己的相状,我们有各式各样的业力,今天我福报大一点,我看到的花比较庄严,他福报差,他看到的花就比较差,所以一谈到相分就有差别相。但是你不能够说圣人所见到的真理不一样,你说你这个圣人福报大,你看到的真理比较大,他看到的真理比较小,没有这回事情。所以真理不能够变带相分,因为一旦落入相分,那一定各个不同。各个不同的时候,就不能讲十方的圣人,都安住在同样一个真如的境界,那就是每一个所觉悟的真理就不一样了,所以如果一落入相分就有差别相。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也不一定是有名言,就是有业感的意思,这个相分第一刹就是有业感,业力。而我们这念心跟真如相应的时候是不讨论业力了,那是一个圣境,不是一个凡夫的境界,那是一个圣境,圣境只有一个,无差别的。可能你这个菩萨你是修念佛法门,他是从禅宗悟入的,他是从天台、华严都没关系,但是跟真理相应的时候,那个如的境界一定是一致的。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真如,他悟到的真如是圆成实性。唯识学是这个意思,就是说真如理本来就存在,一切法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这个道理,其实每一个法都是这样子。因缘所生,本性空;本性空,你有这样因缘就会出现。但这个道理被我们无始的遍计执给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刚开始是修我空观、法空观,把障碍真如的遍计执给消灭掉,把真如给开展出来,是这个意思,所以见到的是真如。如果见到的是空性,那就是阿罗汉了。唯识菩萨见到的是圆成实性。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其相云何?

    第四个阶位,菩萨安住在这个见道位的时候,他能够“如所见理”。随顺自己所见到的真如理,这个圣人的境界当然不是我们凡夫了,他会继续地往前走,伏断其余的烦恼和所知障。当然这个余障就是俱生的,继续地去息灭俱生的烦恼、所知二障。这个修习位,它的相貌是怎么样?我们看偈颂。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

    这当中偈颂分成两段,前面两句是赞叹这个智慧的自体,体性;下面是讲到智慧的作用。这个智慧的体性是无所得的,圣人的这一念清净的心当中,他的相貌是无所得,没有一个我和我所。这种境界是不可思议,也是一种出世间的无漏的智慧,是无得、是不思议、是出世间。为了赞叹这个智慧提出了三点:一个无所得,一个不可思议,第三个出世间。

    这样的一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舍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这样的智慧能够断舍两种的粗重,这两种粗重包括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因为这个种子违背了我们身心轻安的无漏法,叫做粗重。那么他把这两个种子消灭了以后,就能够证得二转依果,就是大涅槃果和大菩提果,这两个果报。

    好,详细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无分别智,离诸戏论,名为无得。”为什么说无所得呢?因为他心中的这些名言的戏论都停下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圣人的这念心,他跟一切顺境逆境接触的时候,心中是没有名言,没有这种虚妄分别,就是如,如的境界,那样就是那样,“离诸戏论,说为无得”。

    “妙用难测,名不思议”。这样的智慧是有很多很多的作用,可以说整个菩萨六波罗蜜的功德,都是依止这个智慧开展出来。这个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玄剑烬途 大明补牙匠 我能识别万物,但信息是错的 天命锈材 蜀山:灭绝 凡人修仙:我能变废为宝 我女友是弦乐大魔王 我真不想修仙啊! 被逼做通房?我转身嫁渣男他爹 这本书的名字叫:空
相关推荐:
天命锈材 凡人修仙:我能变废为宝 异界殖装:从抱脸虫开始的 从搜山降魔开始成神 剑主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