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7集《直解》 (3/7)

,我们凡夫这个心识,凡夫的第六意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它有四分:能缘的是见分,所缘的是相分,有能缘、所缘。但是这个通达位的圣人,他跟真如理相应的时候,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因为如果说他的见分跟真如接触,他又变带自己的相分,那就不是亲证真如了,那一定是带名言了,这句话懂吗?

    就是通达位那一刹,那个见分跟真如的理性接触的时候,他不变现相分,没有相分,就是那一个明了的见分存在而已。但是那个见分跟真理是相应,它是没有能所,没有一个所缘境,没有一个所缘的境界存在,它不变带相分。如果你还有一个所缘的相分,那一定是加行位的菩萨。所以讲不变相故,他去亲缘真如的时候,不会变现一个真如的相状再去攀缘,他不必,他直接契入真如,所以不变相故。这个时候是离二取相,离能取、所取相状,就是那一个明了性存在,他也不执著那个明了性有真实性。

    若相见道是后得智,变相观空,仍名变带。

    但是见道位只是一刹那,下一刹那叫做相见道,这个智慧是从根本所引生的,所以又叫做后得智。后得智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变相观空。这个变相观空是说,这个菩萨他一路走过来,从资粮、加行到通达,跟真如相应以后,他能够从这一念清净的心中流出很多很多的方便,来度化这些还没有悟入真如的众生。我们讲文以载道,文字能够诠释很多的道理。但是一个人跟道相应的时候,也能够开展出很多很多的文字。

    你看禅宗讲话很多很多的方便,有时候“德山棒”、“临济喝”。你去见德山禅师,他什么话不讲,就一棒打过去;那临济宗就是呵斥你;或者是有的禅师,什么祖师西来意?喝茶去,吃饼去。他能够以种种的方便,来引导你这念心跟真如理相应,这个叫做变相观空,他可以从这样的一种色声香味触法境界当中,变现出很多很多的方便,引导你跟真如相应。

    不过当然,我们娑婆世界六根的耳根特别利,所以释迦牟尼佛引导我们主要是用声音,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声音。这十个声音当中声音的高低曲折,我们这一念心跟这十个声音接触的时候,就能够有这个道,有这个道在里面。“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它就是十个声音而已,但是它能够表显一个真理。

    其它的国土就不是了,有的国家佛陀都不说法,香积佛国,你去问佛陀什么是如来真实义?给你一碗饭吃,你把这个饭吃完了以后,唉,你了解了。有些是天衣佛国,你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给你一件衣服穿,你穿进去,你色身跟衣服一接触的时候,哦,你明白道理了。这个变相观空,这个时候他可以把他觉悟的这个真如的空理,能够变带各种各样的相状,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这种都是可以见闻觉知的,叫相见道,这叫后得智,这个后得智不是学习而来的,是根本智开展出来的。

    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

    真见道是见道了圆成实性,跟真理真实相应了;相见道是从真如的理当中,它能够开展出很多很多的方便法门,透过这个方便法门,能够引导一切众生也能够悟入到唯识性。

    颂但说“真见道”者,以“真见道”胜故。

    这个地方但是强调“智都无所得”,主要是在发明根本真见道。因为有真见道就一定有相见道,所以真见道是殊胜,以它做代表。这个是讲到通达位菩萨的情况。从次第来看,这个菩萨在修学,一开始先要从假入空,然后再从空出假的,看这个意思。就是一开始要先得根本智,从根本智当中开展出后得智,是这个意思。

    大家有没有问题,关于这一点?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是的,这个是凡夫的情况。但是一个通达位的圣人他跟真如相应的时候,只有见分,不能有相分。有相分的话就没有跟真如理完全相应,因为我们的相分都是影像相分,所以这个时候是没有相分。

    【学员提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神雕:我,剑仙,镇压天下 破茧:文物修复师的逆袭人生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林妹妹她总是不来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 异界列车 凤隐归 江南裁缝日志
相关推荐:
剑主诸天 神鬼传说 开局穿越,躺平就能修炼到满级! 斩气界 听说我死后成了反派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