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二卷《直解》 (8/13)

时候,那当然是完全是业力的关系。善业强的人庄严,但是当它开始活动的时,变成见相分以后,那这个名言分别也很重要了。

    这个见分相分在活动的时候,您这个第一念识的想就有关系,您是怎么个想法,这个当中使令佛像也有变化。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从镜子取相的过程,它的镜面的材质的好坏,它外在环境的光明变化,都会深深地影响到影像,我们就能够知道这个心识在了别境界是怎么回事。再看第二个:

    相分 ——— 绢——所量 —— 用

    见分 ——— 尺——能量 —— 用

    自证分 —— 智——能证知——体

    证自证分——人——能证知——体

    前面是约自体的角度,也是依止的角度;这个两点约量果。我们也先是看自证分。说这个我们去量一个布当然要有智慧当判断当量果。当然这个智慧要依止人,所以这两个都是属于体能证知的体。但是这个智慧要生起作用,它还压着这个尺,这个尺有刻度,我们从读这个刻度才能够把这个布的真实的尺寸读出来。所以这个还要假藉这个见分来当能量,您有智慧没错,但是没有刻度您也读不出这个尺寸出来,这个布是所量。从这个譬喻我们也可知道这个它们之间能所量跟量果的关系。

    再看第三个譬喻这是个蜗牛的譬喻。

    说是这个自证分是一个头,头当然是要依止壳,这两个是依止的是内的体性,这个头它生起对外境的一个了别的时候,它突然间同时生起两个触角,这个触角一个是能缘,一个是所缘,那这是外的作用。这个譬喻也可以了解四分的差别。那有关这个外道小乘跟大乘唯的三种我们也把它做一个说明,看下面这个表:

    唯识

    小乘

    外道

    三量

    相分

    境

    境

    所量

    见分

    根

    识

    能量

    自证分

    识

    神我

    量果

    这外道的所量是境界,外道认为说外境是真实有的。心外有法所以它这个境界是离开心外有一个境界。能量是一个心识,量果是神我。所以外道是认为离开了这一念心识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个境跟识跟神我这三个是完全独立的,一般的凡夫外道是这样子的。

    小乘的学者是认为境界是真实有的,这个杂染的生死清净涅槃,这些法都是真实有的。那能量的是根,根是能量,量果是心识,所以小乘的学者也知道是我空,说是现前一念心识没有一个常一的我,只是一个了别一个剎那剎那的了别心识而已。这是小乘的学者。

    大乘的唯识是认为一切的能量所量跟量果都是一念的心识,万法唯识。万法唯识这个能量所量量果是怎么安立的呢?所量的是一个相分,您所了别的是您心中的影像,您能了别的是您心中的一个见分,而您见分攀缘相分的时候,是领引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九转星辰诀 被婆婆羞辱,四年后我带崽嫁入豪门 陆总,夫人竟是你死去的白月光 病娇圣女怀孕,关我一个剑侍什么事 怦冉心动 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 楚宫春色 和大佬穿回七零 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 吾乃轮回尊者
相关推荐:
九转星辰诀 病娇圣女怀孕,关我一个剑侍什么事 吾乃轮回尊者 制皮百年,我成了魔门巨头 恶毒师妹不洗白在宗门创死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