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二卷《直解》 (4/13)

应该是第六意识:

    第六意识——第六识以其与寻伺相应故,自能思虑不藉他引故,藉缘少故,现行时多,惟除“五无心位”外,馀一切时常现起。

    第六意识的生起跟前五识就不完全一样,因为前五识只能够随外门转,前五识没有行识的活动。换句话说,前五识它一定要有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缘来刺激它,前五识才能够生起了别的功能。第六意识它能够随外门转,也能够随内门转,就是它有寻伺,就是外境不给他任何的讯息,第六意识也能够在心中安立各式各样的名言,在自己的名言境界里面去了别去活动,这个就是寻伺,它随内门转。这是第一个,它能够独立地去思虑,不必靠外在的境缘来引导它。

    第二种理由就是藉缘少故,它不需要空间光明这些都不需要,它也不要所谓的外在的色声香昧触的境界,现前都不需要。所以它现前的时间多,除了是五无心位以外。

    五无心位我们解释一下,就是说第六意识是经常生起的,意识常现起,它生起的时间多,但是有五种的情况是例外的。第一个是无想天,先看:

    一、无想天——谓修彼定,以厌患麤想之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

    这无想天它是一个果报,它因地是怎么修的呢?这个无想天不是佛弟子修,是外道。外道修这个无想定,他怎么修无想定呢?厌患麤想之力。外道他的心也是寂静的,他也是持戒清净,修习种种的苦行,他在寂静的心中去观察,他认为我们生命的痛苦的根源是来自心中的“想”。说我为什么会痛苦呢?因为我心中很多的思想,很多的名言,我要是没有思想,我就不会痛苦了,所以他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想给消灭。

    所以厌患麤想之力,他就在禅定当中去呵责这个想,就是这个心所有法,就观想这个想,我们心中的这个名言的分别,如病如庸如疮,就像一个身体的健康的皮肤长出疮,流脓流血一样。说我这个思想流出很多很多的贪瞋痴的烦恼。我们这一念心当然它也不是有自性,它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您用呵责的因缘来对待它,它就慢慢、慢慢、慢慢地就思力就调伏了,乃至于就消灭不活动。

    不活动以后,它死了以后,就生到无想天去了。在无想天当中,他使令这个不恒行的心王、心所,就是前六识不活动。因为它的下手的因地,是以灭足这个想为首,叫做无想天。

    无想天的果报当中说是前半劫灭后半劫生,无想天有五百劫的寿命。你刚先去的半劫这个想还在,您还是有很多的思想,您会知道您是什么因缘生到无想天的。到了过去半劫以后,这个想就消失了,这个想一消失,这个想是五徧行,想一消失以后,第六识就完全不活动了。后半劫生到了四百九十九劫半的时候,剩下半劫的时候,这个想又生起了。生起了之后,您知道您下辈子会去那里,又开始打妄想。所以这个无想天的果报是四百九十九劫,是完全无想,只有第七识的恒审思量跟第八识的这个阿赖耶识这两个微细的心识在生命体当中剎那剎那地活动,但是非常微细了。这个无想天的果报是这样子,他没有第六意识的活动。第二个:

    二、无想定——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名“无想定”。

    这个无想定它这个也是外道修的。说是一般的凡夫外道他在禅定当中调伏了这个徧净贪,这个徧净贪是三禅离喜妙乐,三禅的轻安乐。当然三禅的轻安乐调伏了以后,就生到四禅。没有调伏上染,没有调伏这个上界的,就是四空定的这个贪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他在禅定当中的一个作意,他不是作意无常无我的智慧,他是作意去呵责这个想,使令这个第六意识的心王、心所消灭,所以叫无想定。

    这个无想定它是一个因地,这个是一个在人的时候修的定。这个无想天是那个果报体本来就是有这样的相貌,那是一个果报。这个无想天是一个果报,那个禅定是一个果报所生起的。这个无想定是一个在人的时候去作意修行而成就的。这个无想在大乘佛法当中是呵责无想的。

    说是周利槃陀伽,他过去生是曾经做过三藏法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斗罗:我是邪魂师又怎样? 您疑似过于忠诚了 妾本丝萝,只图钱帛 藏镜 重回七零,手握医毒空间,独美 我的修行旁白有诡异 [综武侠]黑店日常经营中 我有特殊的犯罪技巧 签到万道:从凡界到寰宇至尊 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相关推荐:
我的修行旁白有诡异 签到万道:从凡界到寰宇至尊 每天长一万斤,我进化成神话巨兽 重生后我靠吃异食升级系统 解析万物:从婴儿开始纵横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