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一卷《直解》 (3/8)

的教派的思想,在一些微细的地方是有一些差异的,但是澫益大师的注解他一个特色,就是他能够善巧的性相圆融,就是说他所抉择出来的唯识的教义,使令我们在学天台的思想的时候,这两个思想能够通得过去,它不会有障碍,所以我们就是根据这样的一个点上的一个着眼点,我们就采取澫益大师的注解,他是比较一种圆融的看法。

    这个是把这个《三十颂》的造颂者、翻译者跟注解者,简单地把它带过去。好,我们 看这次的讲义。

    将释此颂,大科分三:我们解释《三十颂》,我们分成三大科:

    甲一、解释题目。我们首先解释《唯识三十颂》这五个字:

    甲二、随文释义。第二大科等于是一个正宗分,随顺颂文来解释这其中的义理。澫益大师的科判是分成三科:

    乙一、明唯识相

    乙二、明唯识性

    乙三、明唯识行位

    这个《唯识学》在解释诸法实相,它是分两部份,先解释这个相,“唯识相”。这个唯识相是讲这个世俗谛,这个世俗谛的唯识相,这当中的偈颂讲到随顺于杂染的缘起的生死的法,这个是唯识相,它也说明了随顺于清净因缘的这个涅槃的功德,这个都属于唯识相。因为不管是杂染的生死,不管是清净的涅槃,都不离开我们一念的心识,所以加一个唯识,唯识相,这个是讲世俗谛。

    “唯识性”,就是这一切法,不管是杂染,不管是清净,它的体性都是我空、法空的真理。换句话说,从我空、法空的真理来观察,这个杂染的法不可得,清净的法也不可得,这个是唯识性。这两科就是讲一些理论,就是发明生命的真相,它有一个相跟性。

    “乙三、明唯识行位”,这个是讲它这个修行的位次,就是我们如何的从一个杂染的生死法,趣向于清净的涅槃的法。这当中有五个阶位,讲到它有五个阶位,它有一个相应的一个内涵,这个是说明它的修行位次。

    澫益大师就是根据这三科来解释《三十颂》。

    甲三、结示劝修。那这科学人把这个《三十颂》的内涵讲完以后,我用一个偈颂来跟诸位互相勉励,这个是我们研究《三十颂》的这个大科的情况。好,我们看第一大科:

    甲一、解释题目——《唯识三十颂》。这个题目是《唯识三十颂》 ,我们分两部份解释。

    先看:乙一、释“唯识”,这以下根据《成唯识论》解释:

    “唯”遮境有,“识”拣心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

    《成唯识论》唯识学安立这个“唯”,这个“唯”就是唯独。唯独的意思就是强调这一切的法,不管是生死的杂染法,也不管是涅槃的清净法,它不是上帝创造的,它也不是自然生起的,它是有一定的因缘,而这个因缘是唯独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出来。这样子就遮止了这个境界是离心而有,这样子就否定了部派佛教认为这个离开我们一念的心,有法的存在。法是由心所变现,你的心有变化,这外境的法就有变化。所以这个“唯”字是遮止境界离心而有,这样子是一种否定的口气。

    “'识'拣心空”,安立这个心识,就认为说,虽然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但是我们心识的造作,它有一定的功能。假如我们起了善念,当我们起了善念的时候,我们的果报体会因为这个善念的累积,而成就安乐的果报,假设我们的心识累积了很多的恶念,那么这样的恶念会使令我们的来生,变现出一种痛苦的果报,而这样的一种善恶功能,是不容许我们去忽略的。所以“'识'拣心空”,就是遮止我们落入了空网,这句话有点在提醒中观的学派,就是非空的意思。

    “离有无边,正处中道”。唯识一方面安立唯,又安立这个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阳光正好 罗小黑:鹿野向我表白!? 吾父耶和华 洒家鲁智深,白蛇来报恩? 小富则安 重生后我踹了舔狗剧本绑定了逆袭系统 岳家连 长公主是恶雌,大佬们哭着求她疼 退队妳们提的,我组新团急什么? 一统三国才发现是超神
相关推荐:
剑主诸天 神鬼传说 开局穿越,躺平就能修炼到满级! 斩气界 听说我死后成了反派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