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七十二章 入籍 (4/5)

。”那书手点点头,他翻出一本黄册,又翻出一本鱼鳞册,很快就有了条陈。他笑道:“落户淳化乡青桥里,卧虎山的五十亩山地,是你的了。你出三百两足银,地契上就是你的名字。”这五十亩山地的主人,因为没落穷困,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官府。那山地根本不值钱,都没人要。朱寅知道这是常规操作,他也不关心地,他只关心落户。“我可以买。只是不知道,距离南京多远?”书手想了想,“就在南边外城郭附近不远,距离秦淮河,也就是十几里路,骑马两刻钟必到,虽是乡间,也算是附郭之地了。”朱寅听到距离内城只有十几里,立刻就答应了。“好,我买了。”书办又道:“既然买地落户,这各种赋税还是要缴纳的。你要落户本地,又是入籍十人以上,还要缴纳落户银一百两。”“先缴纳吧,可带了金子?”他不问银子,是看到朱寅身上不可能带了几百两银子。“带了。”朱寅取出五个金锭,每个十两。如今一两黄金在钱庄,可以兑换八两白银。五十两黄金,就是四百两。衙门之所以收整数,当然是图方便,不用找零。五十两黄金一出手,那官架子十足的王典吏,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对朱寅点点头道:“你这孩子,年纪虽小,却是个老成懂事的。是个读书苗子。”朱寅赶紧站起来行礼道:“谢祇侯老爷夸赞。”在这些“老爷”面前,他可不能装逼。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流民,需要对方编户入籍,怎么装?另一个书手见朱寅花了几百两银子,立刻给朱寅倒茶,让朱寅耐心等待。仅仅等了半刻钟工夫,所有的契约文书和户籍黄册,就全部办妥。王典吏亲自拿着这些文书,去了一趟后堂,就盖上了县衙的官印。然后,王典吏又去请了“户书老爷”的条记,打戳。又用自己的钤,在经办者的地方,打戳。县衙官印、主办条记,经办钤记,全部齐备。法律上彻底生效!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十分高效。最后,将所有文书放入牛皮纸袋,交给朱寅。从这一刻起,朱寅就是大明南直隶江宁县人氏族了。妥了。朱寅和宁采薇都是松了口气。两人道了谢,就如释重负的出了户房公廨。直到此时,才有心思看看知县公堂。知县公堂是县衙各建筑的核心,单檐硬山式建筑,高大肃穆。朱寅和宁采薇慢慢靠近,首先看到大堂前的月台。月台两边的一对大柱上有一副楹联,却是:“江海如天明月大,宁静若心清风长。”其中暗含“江宁”二字,寓意清廉自守。按照上任换联的规矩,这对官联显然是现任知县的亲笔。朱寅见了,不由一笑。这位江宁之主,是不是能臣不知道,但肯定不会“清风宁静”。否则的话,户房里面的胥吏,能直接收自己五十两黄金,违规操作十几人的户籍?户房的司吏、典吏、书手不可能全拿,分管县领导主簿也有份,知县当然更少不了。此时大堂中空无一人,并未升堂排衙。实际上,县衙经常升堂排衙,但多半不是审案,而是布置任务,宣布政令。类似政府工作会议。朱寅好奇的探头看看,只见公堂有两百多平米,比他想象的大。两边竖立四块对牌,分别是“回避”、“肃静”、“六品正堂”、“知江宁事”。对牌左边是刀、枪、剑、戟、旗等仪仗。右边是各种刑具、水火棍、杀威棒,和几张录事书案。威严肃穆的知县大案上,除了惊堂木。就是一个令签筒,上面写着执法严明四字。令签筒中装着红、绿、黑、白四种颜色的令签。每种令签都代表不同的指令。令签筒是制式的,刚好一斗量。令签也是制式的,刚好一尺长。意为:公正准确。大案后面是江崖山海图,上面白鹤翩翩,意为青天白日,明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仙府种田 咬春潮 乃木坂之翱翔 天骄录 野欲诱吻 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玄门主播万人迷,赚够一亿就退休 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 直播出海打捞后,我成了警局常客 【快穿】病娇总在对我强制爱
相关推荐:
野欲诱吻 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快穿】病娇总在对我强制爱 重生继续追校花?我选小太妹! 军工大佬在年代文[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