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与火 (2/5)
理防线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他看着张晓梅通红的、充满失望和不解的眼睛,看着这个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又要见证其分崩离析的老员工,所有的解释、所有的苦衷、所有的商业逻辑,都变得苍白而可耻。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都是对这份五年信任与陪伴的亵渎。
最终,他没有回答。他只是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张晓梅面前,然后,对着她,也像是对着所有因他而离开的人,对着那个曾经共同拥有的、如今支离破碎的理想——深深地,弯下了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他保持着这个姿势,久久没有起身。肩膀承担着所有的骂名、所有的失败、所有的愧疚与无奈。
张晓梅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和微微颤抖的背影,再也忍不住,捂住嘴,低声啜泣起来。
断臂求生,活下来的,是公司的名号和残存的核心火种。而死去的,是团队的信任,是曾经的理想光环,还有一个创业者……最后的体面与尊严。颜旭用这最惨烈的方式,践行了陈瑾瑜那两个字:挺住。
新的办公地点弥漫着旧楼特有的潮湿和尘埃气。空间狭小,堆放着从豪华写字楼搬回来的、如今显得格外突兀的办公家具和设备,像一场繁华梦醒后留下的狼藉。颜旭和仅存的几名核心员工,如同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在这片狼藉中默默清理,试图找出任何有价值的、能换取生存机会的东西。
清算工作进行得压抑而缓慢。当清单列到仓库里那批“旭日-1型”智能路由交换机时,气氛更是降到了冰点。数百台崭新的设备,整齐地码放在角落里,上面却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封条——通天集团的专利诉讼禁令。它们曾经是公司的希望,是冲击市场的利器,如今却成了无法出售、占用资金、甚至可能引来更多法律麻烦的“废铁”。
负责清点的小王,一个跟了颜旭三年的年轻技术员,沮丧地踢了踢包装箱,声音带着哭腔:“颜总,这些……这些怎么办?当废品卖都嫌占地方!当初可都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芯片和材料啊!”
颜旭没有说话,他走到一堆设备前,撕开一个包装箱,拿出一台“旭日-1型”。冰冷的金属外壳,精密的接口,内部是他带领团队呕心沥血优化的电路和算法。他抚摸着机身,仿佛能感受到它曾经被赋予的脉搏和温度。难道它们最终的归宿,真的只能是废品回收站,或者漫长的法律纠纷中的证物?
一种强烈的不甘,混合着绝境中被逼出的疯狂,在他心底滋生。他盯着设备,眼神锐利得像要把它剥开。
“拿工具来。”颜旭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异样的冷静。小王愣了一下,赶紧找来螺丝刀、万用表等工具。
颜旭亲自动手,像一个专注的外科医生,小心翼翼地拧开外壳,露出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电阻、电容和芯片的电路板。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被通天集团专利诉讼聚焦的主通信芯片和特定算法模块上,而是跳过了它们,落在了旁边一些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上——高性能的电源管理模块、稳定可靠的时钟同步电路、经过特殊加固的数据缓存单元……
这些模块,有些是颜旭团队基于通用芯片进行的二次开发和深度优化,有些是他们为了提升整体性能而独立设计的辅助电路。它们的技术源头清晰,与通天集团诉讼的核心专利关联度极低,甚至完全无关。它们本身,就是具备特定功能和价值的技术载体。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颜旭的脑海。
拆解!将这些被法律“封印”的整机,全部拆解!取出其中未涉及侵权、技术成熟且性能优越的核心功能模块,将它们从“非法整机”的身份中解放出来!但拆解出来做什么?单独卖模块?市场上有谁会要这些非标准化的、零散的元器件?
颜旭的思维飞速运转。他想起了那些还在维持合作的老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