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的新装 (3/4)
,有73%在三年内丧失了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变成了平台的附庸。
“颜总,您还没走?”保安老张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热茶,“看您灯还亮着。我闺女在大学读计算机,她说她们老师上课时提到过你们公司,说你们敢和通天硬碰硬,是条汉子。”
老张放下茶杯,轻轻带上门。颜旭端起温热的茶杯,雾气朦胧了镜片。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是宽敞明亮的快速路,沿途插满通天的旗帜;另一条是荆棘密布的山间小径,却通向属于自己的山峰。
雪下得更大了,覆盖了所有的足迹,就像命运等待着他做出选择。
冬至前夜,北京迎来十年不遇的寒潮。旭日科技办公室的暖气管道冻裂了,维修工要明早才能到。团队成员裹着羽绒服,在呵出的白气中看着颜旭,像一群等待头雁决定迁徙路线的候鸟。
颜旭站在白板前,板面上还残留着昨日争论时写下的“数据主权”“平台依赖”等字迹。他的手指冻得发红,却稳稳握住记号笔,在板面中央画下一道清晰的分界线。
“我决定,”他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清晰,“拒绝通天的合作邀请。”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市场营销总监刘建明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把已经拟好的合**议草稿塞回公文包。
“但是颜总,”财务总监李芸忧心忡忡,“银行那笔贷款......”
“我去谈。”颜旭打断她,“华北钢铁厂的项目下周回款,虽然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另外,”他转向技术团队,“我们要启动‘深蓝计划’。”
技术总监王磊眼睛一亮:“你要做我们自己的加密协议?”
“不仅要加密,还要兼容。”颜旭在白板上飞快写下几行技术要点,“我们要开发双向接口——既能让客户按需向平台传输非核心数据,又能确保生产工艺等核心数据完全隔离。这不是妥协,这是我们给客户的承诺:数据主权,永远在你们手中。”
颜旭的这个决定,实际上选择了垂直领域专业化的竞争策略:
避开正面竞争:不与通天在平台广度上硬碰硬,转而深耕工业通信的“底层连接”这一细分市场;构建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加密协议和双向接口形成知识产权护城河;现金流管理:放弃短期补贴,通过加快现有项目回款和压缩非必要开支维持运营,这种精益现金流管理虽然艰苦,但保持了公司独立性。
窗外,雪光映照着颜旭坚定的侧脸。他拿出连夜起草的回复函,逐字念给团队:
“我们致力于为特定工业场景提供最可靠、最底层的连接与感知能力,并确保客户对其核心生产数据的完全掌控。我们相信,在工业世界,专业、深度与自主,比广度与平台更具长期价值。”每一个字都像凿子,在寒冬的空气中刻下誓言。
会后,颜旭独自在办公室收拾残局。破损的暖气管道在墙角渗出水迹,他拿来水桶接住,水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脆。这时,手机响起,是通天集团投资副总裁亲自打来的电话。
“颜总,不再考虑一下?三千万只是开始,后续我们还可以......”
“感谢厚爱。”颜旭平静地打断,“但旭日的价值,不在于成为通天生态的一环,而在于守护好我们客户的数据堡垒。”
挂断电话,他发现王磊和技术团队的成员都站在门口。
“颜总,”王磊举起手中的U盘,“这是‘深蓝计划’的技术架构初稿,我们熬了个通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