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口碑的涟漪 (3/5)

才慢慢递上一支烟,开始称兄道弟。

    在岭南一家纺织厂,闷热潮湿的车间里,纺纱机发出持续的嗡鸣,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棉絮。小王和另一位同事,为了找到导致无线信号频繁衰减的元凶,拿着频谱分析仪,在巨大的厂房里来回走了无数遍,最终发现是某种老旧变频器产生的特定频段谐波干扰。他们与厂里电工一起,调整线路,加装滤波器,直到信号格稳定地满格。

    最考验人的,是东北一家老牌重型机械制造厂。时值隆冬,室外气温零下二十多度,巨大的铸造车间里,虽然不像室外那般严寒,但也冷得呵气成霜。为了调试安装在大型龙门铣床上的监测模块,工程师们需要长时间徒手操作精密的调试工具,手指冻得僵硬发麻,几乎失去知觉。机床运行时产生的油污混合着冰冷的金属碎屑,沾满了他们的工装。

    该厂设备科的刘科长,一个在厂里干了三十多年的东北老师傅,最初对这些从北京来的“秀才”并不看好,觉得他们吃不了这份苦。他抱着膀子,看着这几个年轻人在严寒中瑟瑟发抖却依然专注地接线、调试、记录,一遍遍重复,没有一句抱怨。

    直到第三天深夜,一个棘手的通信丢包问题终于被攻克。当监控屏幕上终于出现稳定、流畅的数据流时,几个年轻人冻得通红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刘科长默默递过来几瓶早已被冻得冰凉的、但在他怀里焐了一会儿的啤酒。

    他用力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声音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真诚:“小兄弟,行!真行!就冲你们这股子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劲儿,这活儿交给你们旭日科技,我老刘放心!以后厂里别的设备改造,还找你们!”

    深度服务与定制化,这条看似笨拙、低效的道路,却在一次次深入现场的汗水中,构筑起旭日科技最坚实的壁垒。他们的方案,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产品说明书,而是浸透着对特定行业、特定工厂、甚至特定生产线深刻理解的“定制药方”。客户购买的,不仅仅是几个模块,而是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承诺和与之并肩作战的信赖。

    当工程师们带着满身疲惫、却也带着厚厚的现场笔记和精准的一手数据回到北京时,颜旭亲自为他们接风。他没有问“签了多大单子”,而是问“找到了什么问题”、“客户最头疼的是什么”。

    这种“技术营销”模式,牺牲了短期扩张的速度,却极大地增强了客户的信任感和依赖度。旭日科技的名字,开始在一些要求严苛的工业圈层里,以一种“低调但可靠”的形象口耳相传。酒香,不怕巷子深,尤其当这酒,是在最严酷的熔炉里酿造而成的时候。颜旭知道,他们正在走的,是一条虽然艰难,却通往真正核心竞争力的、正确的路。

    深秋的北京,难得露出了清澈的蓝天,阳光透过旧写字楼不算干净的窗户,在旭日科技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里投下几块明亮的光斑。与这明媚天气形成对比的,是办公室里一丝微妙而紧张的气氛。

    办公桌上,摊着几份新收到的合作意向书和采购询价单。其中一份,来自华东一家大型机电设备代理商,曾经在旭日通讯扩张期合作过,后在危机时迅速转向了其他品牌。如今,他们又找上门来,想要代理旭日科技的“工业卫士”模块,首批订单量颇为可观,但要求三个月内交付五百套“标准版”产品。

    另一份,来自西北一家大型选矿厂,他们在行业会议上听说了华北钢铁厂的案例,希望旭日科技能为其新生产线提供“即插即用”的通信解决方案,预算不高,但要求工期极紧。

    这些意向,像久旱后的甘霖,让团队里的年轻人们眼睛发亮。负责客户联系的小王,难掩兴奋地向颜旭汇报:“颜总,看来咱们的口碑真的起来了!尤其是华东这家,量大,如果能拿下,咱们下半年的现金流就宽裕多了!是不是让研发部赶紧出个标准版的设计方案?”

    办公室里,另外几位成员也投来期待的目光。公司账户上那点可怜的余额,像悬在头上的剑,每个人都感受得到压力。这些订单,无疑是雪中送炭。

    颜旭坐在桌前,手指无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一剑吞鸿 撕碎 大明:开局重登太孙之位! 天使杂货铺经营日志[全息] 请叫我赛博鬼王 丹宗阵神踏天路 吕子乔穿越成三国吕布 乱世种田日常 星际之桥:李二狗的遗产 从金钟罩开始苟成武圣
相关推荐:
撕碎 说好的假结婚,天后怎么和我玩真的? 男儿本色 官场:分手后,青云直上 四季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