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如履薄冰,我还能走到对岸吗? (3/11)
道:「领导不想听你们有多辛苦,他更不像我懂技术和设计,他就想看小汽车跑起来」。
「是——我知道」夏中全点点头解释道:「前期的投资都放在了实验设备和技术实验了」。
他面对谈工作时候的李学武也必须保持认真严肃的态度,这是基本的职场潜规则。
「发动机的研发已经找对了门路,最迟年底前一定能定型」。
「底盘以及传动结构技术,我们还在吃,有了新加入的技术骨干力量,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夏中全看着李学武怀疑的眼神认真地点点头保证道:「这不开玩笑,羚羊二代绝对能在明年年初拿出试验车来」。
「我不是逼着你们拼命」李学武缓缓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咱们起步晚,要是不快点跑,真追不上人家」。
他看向夏中全语重心长地说道:「价格战打不久,更打不赢,销售渠道的优势早晚会被超越」。
「咱们只是比他们走了捷径,可捷径总有到头的时候,企业之间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潜能」。
放下茶杯,李学武抬手轻轻拍了拍扶手上的文件,道:「八十万、八百万,如果能换来红星汽车永久保持行业领先的态势,八千万也是值得的」。
夏中全额头上见了细汗,不知道是热茶烫的,还是感受到了李学武话里的压力。
车辆工程完全不是手拿电焊呲两下攒个汽车那么简单,这是一项系统化、工
程化、多学科参与的大工程。
可以这么说,从一开始李学武就根本没打算把京城汽车的王牌吉普车产品212当对手。
为什么?因为设计思路完全是两个方向,更不是一个赛道的。
212是什么车?那是为了适应多地形、多路况、多环境而设计的工业用车。
之所以会被各单位外勤采购,完全是因为目前国内缺少这一项可选车辆资源。
212的设计是粗犷的,简工的,方便维修和驾驶的。
但红星羚羊不是那回事,除了工程板简化了舒适度,其他版本都是标志性的偏向驾驶和乘坐舒适。
你当212在设计当初就没想过把收音机加上去?
不是不能加,而是目前的电子技术不成熟,在充分考虑其他用途保障优先的情况下,收音机就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李学武在设计红星羚羊的时候直接把212的思路一劈为三。
工程技术,城市公务,以及山地极限越野。
212在这三个方面近追平衡,可李学武偏偏要弯道超车。
三个方向,红星羚羊像是个偏科的孩子,你需要什么,他都有什么,且做到了极致。
李学武对红星羚羊最给予希望的就是城市公务车型。
这是红星羚羊最能超越212汽车的一个机遇,更是打破212汽车在城市公务车领域统治的法宝。
所以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李学武不得不给夏中全压力,也是让他把这压力层层传递下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