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来点火爆的(月底了,有票的可以来点) (2/6)
是有点失望的,她看过资料觉得就差一点点,没想到根本不可行,她现在有点觉得是不是冲动了,去让老板搞这个。
虽然她没表现的太明显,可还是有人把事情反馈给了何雨鑫。
然后何雨鑫跟黄令仪谈了一次话,不,应该是何雨柱开了一次电话会议,解开了黄令仪的心结,而且最令她兴奋的是,何雨柱答应帮她搞一台最先进的光刻机回来。
何雨柱转头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身在北美的何耀祖。
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何耀祖,刚刚结束了一系列民航和造船技术公司还有精密仪器和半导体公司的考察。
事实上何耀祖在北美的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很不顺利。
他按照父亲提供的名单,逐一拜访了那些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颇有建树的华裔专家。
谈话通常开始得很愉快,对方对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企业家表现出的谦逊和对技术的尊重颇有好感。
然而,一旦话题深入至邀请他们回国或为黄河服务,气氛便急转直下。
多数人面露难色,然后礼貌的婉拒,送客。
一位在知名半导体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的先生私下对何耀祖坦言:“何先生,我很欣赏您和您父亲的抱负。但现实是,我在这里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我的孩子也在此成长。更重要的是,我所从事的领域非常敏感,你既然找到我们就应该知道壁垒有多严重,就算是我们回去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过几年,过几年如果情况好转我肯定会回去。”
“谢谢你的坦言相告!”
那些都不算什么,更直接的打击来自商业层面。
当他接触几家经营陷入困境、拥有特定精密制造技术的中小型企业时,对方一听是华资背景的收购意向,即便报价优厚,也往往遭到董事会或背后资本的断然拒绝。
对此陈胜拍着他的肩膀道:“年轻人,不是我们的钱不够,而是有些人宁愿把技术烂在手里,或者低价卖给其他欧美公司公司,甚至抵押给银行也不会卖给我们,因为我们是华国人,这就是现实。”
“胜叔,其实我知道的,不过是想试试。”
“正常,我刚过来的时候也是一样。”
“我觉得用我的身份去采购什么光刻机,也不会成功的。”
“没关系,我们有很多办法买回来。”陈胜笑道。
“还是要麻烦胜叔,我会好好学的。”
“没关系,就如你老豆给我机会,我也会把我会的都教给你,你愿意学就好。”
“愿意。”
回到住的地方后,何耀祖还是没忍住给他老子打了个电话。
电话中他的语气中难免带着几分挫败和愤懑:“爸”
电话那头,何雨柱声音带着笑意:“感受到差距了?”
“嗯,感受到了。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有这种环境上的。”
“然后呢?”
何耀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我越来越觉得,只有一个真正强大、富裕的祖国站在身后,我们这些在外面奔走的商人,腰杆才能挺直,说话才能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