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纽约地产风云 (3/5)
p;“明白,老板。我会物色一位经验丰富、在纽约政商两界有深厚人脉的职业经理人来担任‘君悦’的CEO。”威尔逊迅速领会了何雨柱的意图——老板本人将隐于幕后。
“很好。”何雨柱站起身,“时间紧迫,TACO不会坐以待毙。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君悦’的收购完成,看到科莫多尔项目的初步方案,看到我们站在市政府谈判桌上的姿态。就这样吧,去做事吧。”
命令下达,整个团队如同精密的机器般高速运转起来。
威尔逊的动作快得惊人。
凭借集团雄厚的资金基础和何雨柱赋予的权限,他迅速锁定了三家符合条件的地产公司。
最后选定了一家名为“基石建设”(Cornerstone Construction)的公司。
这家公司拥有超过三十年的历史,曾参与过纽约多个大型商业项目的建设,资质齐全,技术团队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复杂结构和高层建筑。
但近年来因投资失误和管理混乱,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濒临破产,员工士气低落,但业内对其核心团队的技术能力评价尚可。
威尔逊亲自带队,以“君悦酒店集团”代表的身份,对“基石建设”展开了闪电般的收购谈判。谈判过程异常顺利,一周后,“基石建设”正式并入新成立的“君悦酒店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君悦建设”(Grand Hyatt Construction)。
与此同时,陈明带领的团队也与几家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了初步接触。
贝聿铭事务所因档期问题婉拒,但SOM(Skidmore, Owings & Merrill)和KPF(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陈明向他们传达了何雨柱的核心要求:地标高度(500米+)、顶级奢华、功能复合、设计超前。两家事务所都承诺将在最短时间内提交初步概念方案。
威尔逊则以“君悦酒店集团”首席法律顾问的身份,正式向纽约市政府规划与发展局提交了意向函。
函件措辞严谨而自信,表达了“君悦集团”对科莫多尔酒店项目的“浓厚兴趣”和“全资收购、彻底翻新、打造纽约新地标”的坚定决心。函件特别强调:“君悦集团”背靠实力雄厚的国际资本,资金完全自筹,无需政府贷款担保,并承诺将创造远超原酒店规模的就业岗位(初步预估直接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间接带动更多)。
对于免税政策,“君悦”提出了一个相对“温和”且更容易被公众接受的方案:申请为期20年的地产税减免优惠,而非TACO提出的40年全免。
这份意向函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纽约市政府内部和地产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市长办公室。
“君悦酒店集团?全资收购?自筹资金?20年免税?”市长助理拿着意向函,一脸难以置信,“这个‘君悦’什么来头?查!立刻给我查清楚!”
“查过了,是新注册的公司,母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背景很深,资金实力……据说非常雄厚。他们刚刚全资收购了‘基石建设’。”规划局局长汇报道,语气带着一丝兴奋,“市长先生,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TACO的方案争议太大,几乎不可能在议会通过。现在有了一个实力更强、条件更合理(20年减免 vs 40年全免)、还能立刻解决就业和城市形象问题的替代者!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君悦’来向TACO施压,或者……直接转向‘君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