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43章 襄人外迁 (1/3)

      当然,目前很多襄人还处于迁移状态,不宜立即推出,但是已经迁到各路的襄人,如果因返乡办事之类的,也要到所在府、郡民政局申请批准才行。

    既然以后是襄人不得出路,夷人不得出郡,就必须加快两级行政区域边界的划定。目前路一级的已经出来了,中南半岛全部属于符真路,南洋群岛全部属于巽他路,两者之间隔着大海,瀚海路目前还没有组建完毕,以后等第二波扩张再增加一些郡。

    目前各郡的区域大体定了,但是要加快划界,还是要保持均衡的原则,小郡补一些,大郡割一些,不能让各郡的体量相差太大。

    各路、郡的边界划定以后,就要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每个路、郡只留下一些重要陆海通道,其他的一律关闭。

    如符真路,与国内可以留三个陆上通道,一是经边城奇英到达林邑郡,二是经苍望城到达伊洛郡,三是经茫乃城到达南掌郡;在海上通路方面,可以保留隆安府、岘罗、吞武里、仰光、马六甲等几个重要港口。

    如林邑郡,除了路一级的奇英、岘罗两个陆海通道,可以在向南、向西各设一个郡一级的路上通道,选择几个较大港口,作为出郡的海上通道。

    各路、郡除了保留的陆海通道之外,其他地方要采取一些适当的隔离措施,不得再随意通过。跨路通行必须通过路一级的通道,跨郡出行,则是路、郡两级通道均可,比如岘罗港可以路、郡共用,防止资源浪费。

    襄人可以在路的范围内随意行动,但是在经过各郡的关口时,必须出示身份牌,如果出路,就必须再出示民政局的批条。夷人可以在郡一级自由活动,但是如果要出郡一级,必须出示身份牌和民政局的批条。

    考虑完夷人的事情,李纯又开始考虑华襄两族的事情,目前三路都在想办法吸引华襄两族过去,促进当地发展经济。对于襄人迁到夷人地区,李纯完全支持,要求各地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襄人凡是要迁出,可以直接办理准迁证,到了夷人地区后,凭着准迁证,将户口落在新的地方。有些襄人怕迁的地方不好,也可以先不迁户口,在民政局办理出境申请,到夷人地区安顿好以后,再回来处置资产,办理准迁证。

    那些襄人在夷人地区享受优待政策,在老家的资产也可以变卖成钱,各人权衡利弊决定去留。

    襄人都在往外迁,自然只有汉人来买他们的土地房屋,有些襄人的土地靠近汉人,或者位于平原肥沃地带,相对比较好卖,有的相对偏远,土地在山坡上,相对就不好卖。有些襄人的资产卖不掉,就没法走,形成一个僵局,影响了一些襄人的迁移意愿。

    李纯让民政局测算了一下,认为符真、巽他两个路第一批可以各迁移30万人,瀚海路可以迁移15万人。

    朝廷就按照这个配额分配给三个族群所在的道,如果迁出的襄人达到或超过配额,就由民间自行买卖,如果少于配额,可由当地的官府按照市场价的八折进行托底收购,然后由财税部转移支付,资产归到官府名下。

    朝廷出台这个鼓励政策以后,那些真心想去夷人地区的襄人,基本都愿意吃亏两折,将资产都卖出去。一旦达到配额,官府就停止托底收购,不然的话财政也受不了。

    由于几十万的襄人要卖出房产、土地,所以在契胡、僚越、骆瓯三个族群所在的地方,这些东西的价格下降了不少,比其他地方的价格实惠很多,吸引了不少汉人过去购买。

    汉人历来重视土地,视为财富的象征,所以很多手里有闲钱的汉人都跑去买房买地,一时间交易很活跃,大量的土地房屋易主。

    僚越族群比较分散,很多地方和汉人临近,所以卖地最方便。骆瓯族群相对集中一些,那些平原地区的还算好卖,迁出去的多一些,山区、丘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大明:我的老板是朱棣 仙子们都对我有非分之想 重生疯狂作死,全家竟然把我当成宝 夜太太天生娇纵 得分凶猛 一间土坯房 年代搞基建,怎么给我宠妃系统? 我携毛茸茸直播算卦爆火全网 庶妻娇贵还得宠 重生80:钓鱼发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相关推荐:
大明:我的老板是朱棣 重生疯狂作死,全家竟然把我当成宝 夜太太天生娇纵 一间土坯房 年代搞基建,怎么给我宠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