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巡游安桂 (1/4)
元稹说:“看来陛下早就考虑周全了,陛下如此看重征服治理夷人的事情,说的臣等以后也想去夷人地区锻炼一下。”
李纯道:“朝臣如果要去夷人地区,朕自然是高兴,朕怕的是你们放不下身段,不愿去夷人地区受苦。”
李纯等人在番禺又呆了几天,走访视察了几个地方,又去了几个景点游赏了一番,而后就启程前往安桂道。
一行人继续乘船沿着海岸线西行,中间越过琼州海峡,就算出了广珠道,进入安桂道,船队继续西行到达安桂道的首府钦江府。
钦江府原本为钦州,在元和六年朝廷组建安南道时作为其首府,在元和十年升为钦江府,作为安桂道的首府。
当初在挑选安南道首府时,李纯颇费了一番心思,因为当时的安南道南半边位于红河流域,北半边位于西江流域,两个地方合起来才够一个道,首府选在哪一边都不太合适。
最后,李纯选定了两者之间的钦州,既位于中心地带,也有海港的优势,是安桂道较为适合首府的地点。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钦江府逐渐从一个边远小州,发展成为安桂道的首府,虽与广州差距较大,但城市也算有了十来万人,有了一个首府的面貌。
安桂道巡抚安文远,早早的就带着几个重要的属员,在钦江码头等待,看到船队靠岸,李纯等人走下船来,赶忙过去磕头行礼。一番礼仪之后,李纯一行随着安文远进入钦江城。
李纯到了钦江以后,又带着几个官员也听取了安文远的汇报。从安文远汇报的情况来看,尽管安桂道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开发比较晚,襄人比例比较高,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属于偏穷的道。
李纯感叹道:“尽管全国都在发展,但是各地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像淮扬道,底蕴和位置好,汉人比例高,经商意识浓,发展的就更好一些。安桂道,底子薄,开发晚,襄人比例高,虽然朝廷倾斜了一些资金,但是要想达到淮扬、吴越那种水平,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安文远说道:“安桂相对比较穷,一是开发晚,二是襄人比例比较高,这里的骆瓯人很多汉语水平低,无法出去经商,只能守着几亩薄田,生活相对困苦一些。”
李纯则说:“这次远征后,可以让骆瓯人逐步迁到南洋一带,让内地其他地区的汉人迁过来,汉人多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骆瓯人到南洋以后,朝廷还要采取一些措施,让他们能够从事一些含金量高些的职业,把日子过得好一些,逐步提高生活水平。”
崔右甫插话说:“陛下考虑的太多了,朝廷目前能让华人过上好日子已经不容易,哪还有太多精力顾及襄人。”
元稹也说:“臣记得这里的西瓯、骆越、峒蛮等族,在历朝曾经多次反抗中原政权,何必对他们那么好。”
李纯叹了一口气,说道:“几千年来,华夏民族与周边的民族发生过很多次冲突,所以华夏民族与周边的民族结下了不少仇怨,其中冲突最大的莫过于五胡乱华,你们谁能讲讲五胡乱华的根源是什么?”
李藩说:“据臣所知,五胡乱华之前是八王之乱,几个胡人趁着汉人内乱,才有机会兴风作浪。”
李纯道:“这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西晋错误的民族政策,一味压迫、排斥其他民族,比如最先起事的匈奴首领刘渊,本来是很想归附汉人政权,但是以司马颖为首的一帮人始终排斥他,刺激他起兵自立,还有羯族首领石勒,是被西晋将领抓去为奴,才会因恨生乱,所以我们唐朝不能再重蹈覆辙。”
范希朝说:“按照陛下的意思,该怎么处置更为妥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