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16章 巡游广珠 (1/4)

      张广孝说:“目前两个造船厂产能有限,全部造新船有难度,我们就把一些老的战船改装一下,加装蒸汽机和螺旋桨,再过三个月镇海军的所有战船都能实现蒸汽动力。关于襄人部队,目前只能先租用一些民船运过去,反正也不用他们参加海战,他们只需参加岸上作战就好。”

    范希朝说:“蒸汽动力船机动性强,但是一下子把老的帆船全换掉难度大,也会产生浪费,所以我们军事部采取新购和改装并行的方式,目前集中力量换装几个主力军团的船只,襄人部队还顾不上,只能先租用民船,等以后再逐步装配。”

    李纯道:“你们的办法也算是一条解决之道,如果以后一些襄人部队定为水军,也要逐步配备一些船只。”

    李纯和张广孝等人聊了一阵后,对唐军的胜利多了几分底气,后面又进一步了解镇海军的作战计划和后勤保障等事宜,就起驾返回晋江城。

    李纯等人在晋江一带又待了几天,游览了清源山、开元寺等景点,走访了几个重要地方,召见了一些当地的名士,就启程前往广珠道。

    李纯觉得进入闽海道以后,感觉这里还残留着一些蛮夷的痕迹,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自然是比北方稍微逊色了一些,但是假以时日,经过进一步的发展,闽海一带也会很快赶上。

    经过三四日的航行,李纯一行来到了广珠道的番禺府。番禺原称广州,位于珠江几条支流的汇聚之处,处在广珠道的中心地带,土地肥沃,开发较早,算是广珠道的精华所在。

    番禺北靠白云山,南临珠江,又是对外贸易的中心,是南方的一座大城。

    广珠道位于岭南,除了番禺府周边以外,其他地区开发相对较晚,境内的少数民族较多,全部被划入僚越族群。

    此次李纯来广珠道,一方面是想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就是了解襄人部队的组建和训练情况。

    李纯等人到达番禺码头后,出人意料的是,带头迎接的并不是广珠道巡抚杨于陵,而是按察使冯庆业。

    冯庆业施完礼后,主动报告说杨于陵身体有恙,不能前来接驾,故委托冯庆业前来接驾。既如此,李纯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先跟随冯庆业入城先住下。

    次日,依然是冯庆业代表广珠道,前来向李纯汇报广珠道的情况。杨于陵在元和三年因为科考案,被李纯贬到岭南任布政使,后来改任广珠道巡抚,后来也很少进京,与李纯的关系相对寡淡。

    冯庆业向李纯汇报说:“广珠道目前辖1府10州,人口270万,其中汉人八成,襄人两成,近些年借着襄人地区开发,广珠道移民过来大量的汉人,目前华襄两族关系融洽,广珠道的僚越族群都非常配合地方的治理,军事部开始组建襄人部队后,我们广珠道的僚越人积极响应,全道组建了四个襄人团。”

    李纯比较关心襄人的情况,就问道:“刚才你说华襄两族融洽,可否属实,这些僚越人参加襄人部队,是发自内心愿意,还是官府强制而为?”

    冯庆业说:“在我们广珠道,华襄两族融合多年,生活习惯和语言相差不大,关于华襄分治的三条措施,对僚越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这次朝廷要对外用兵,我们道的僚越人也想着为朝廷出一些力,为以后谋一个好的发展空间,官府在征兵时给予了较为优厚的条件,参加襄人部队的僚越人都是发自内心。”

    李纯道:“朕记得在南北朝时,曾有北燕的冯氏来到岭南发展,你姓冯,可是当年北燕冯氏的后代?”

    冯庆业说:“皇上明察,先祖正是北燕过来的冯宝,臣考中进士后,辗转到各地任职,三年前回到广珠道任按察使。”

    李纯道:“你既是本地人,对襄人的情况应该比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恶雌监狱长脸盲,全狱毛茸茸乱认 我在规则怪谈里无视规则 重生1992的那些事 斗罗之冰魔雨浩 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 都重生了,谁还追你啊! 冷宫签到十年,我成了开国女帝 国漫盘点:废物火麟飞竟是超标怪 双穿:玄幻吃苦,都市享福 重生后扑到权臣怀里哭,他红温了
相关推荐:
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 都重生了,谁还追你啊! 冷宫签到十年,我成了开国女帝 国漫盘点:废物火麟飞竟是超标怪 重生后扑到权臣怀里哭,他红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