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巡游闽海 (3/4)
见王重元询问闽海道的情况。
王重元说:“禀陛下,闽海道共有1府9州,人口210万,近年来因为朝廷开发边疆地区,大量北方人迁移到闽海道,元和八年收复流求岛之后,设立流州,吸引了不少大陆百姓到岛上开发。目前,晋江府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每年从这里出口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等产品,也进口一些海外的商品,闽海商人在对外贸易中获利甚丰。”
李纯道:“闽海道开发较晚,原为蛮夷之地,在隋唐时期才开始大规模开发,闽海地区山多地少,出海经商不失为一条出路,流求岛西部有不少平原,还可以开发若干年,以后可以设为两州。”
王重元说:“闽海道原来确为蛮夷之地,现在还生活着不少土著居民,现在全部被划为僚越族,我们在吴越道组建了两个襄人团,未来可以跟随朝廷大军出征海外。”
李纯道:“大陆的僚越人长期和汉人融合,其实各方面已经接近汉人,朕对他们比较放心。流求岛上的僚越人开化较晚,你们要加强教化,争取明年可以顺利参与对夷人的征服和治理。”
王重元说:“臣寻思着,等这些僚越人到夷人地区发展,我们可以再招徕一些汉人过来,这样我们闽海道就可以像中原的几个道一样,境内基本都是华族。”
李纯道:“吴越道南部和闽海道一带,僚越人数量不多,以后朝廷采取一些鼓励政策,让他们分批到夷人地区发展,闽海道大陆地区估计很快就能成为纯华族的生活区域,流求岛开发较晚,估计需要更多时间。”
李纯又跟王重元聊了一阵,下午到晋江城内视察了一番,第二天又去码头和几个大的工商企业去看了一下,觉得晋江作为开埠码头,发展对外贸易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晋江府周边有大块的平原,工商业用地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景很好。
过了两日,李纯带着几个大臣乘车前往镇海军的驻地视察,镇海军的大营在城东的东海镇一带,这里位于晋江和洛阳江的交汇处,地幅宽广,水面开阔,是个驻扎水军的好地方。
镇海军统领张广孝早已率领众将在大营门口等待,见到李纯一行后,连忙叩拜施礼。
李纯与众人进入营区后,只见镇海军的官兵早已列成几个方阵,等待皇帝的检阅。
李纯在经过这些方阵时,官兵们齐声大喊道:“皇帝万岁,大唐万岁,镇海军必胜!”呼喊声气势恢宏,响声如雷,展现了镇海军强大的战斗意志。
李纯经过这些方阵时,一边招手,一边对这些部队点头,算是对他们呼喊的回应。
张广孝带着李纯等人登上一个较高的塔楼,李纯从塔楼上看去,只见营区内营房林立,整齐有序,军港里停放着几十艘战船,战船体积庞大,装备一新,还架着不少火炮,的确是一支强大的水师队伍。
简单查看营区以后,李纯等人进入镇海军的议事厅,了解部队的作战准备情况。
张广孝汇报道:“我们镇海军是一支以水上作战为主的部队,擅长海战和登陆作战,此次赴南洋作战的主要任务是进攻渤泥、室利佛逝、马达兰三个国家,其中渤泥、马达兰不足为惧,但是室利佛逝是南洋一带最大的国家,其军队也是擅长海战,将是我们镇海军的劲敌,我军计划先攻占渤泥,在南洋有个落脚地,而后集中主力与室利佛逝决战,后面再扫平马达兰,最后再收服附近的岛屿。”
李纯也知道室利佛逝不好对付,就问道:“根据收集到的情报,室利佛逝军力如何,你们有多大胜算?”
张广孝说:“室利佛逝军有二十万左右,但是以常规水陆兵力为主,且分散在全国各地,在其首都巨港附近有能战的兵力十万左右,我镇海军加上配属的七个襄人团,有五万人,虽然数量不及他们,但是战船机动性强,火力强大,臣计划以快打慢,率军直接突袭其首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