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叛乱平定 (3/5)
郭子仪道:“在其位,谋其政,臣带职守孝,既不能尽心公事,也不能全心孝道,还望陛下准许臣辞去一切职务。”
李琩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吗?”
郭子仪沉吟片刻,道:“陛下恩宠如此,臣应当坦言相告。”
李琩道:“郭元帅请讲。”
郭子仪道:“安禄山叛乱,原因众多,但是他能打到洛阳,皆因其手握雄兵,边将的威胁可见其严峻,现在叛乱平定,陛下正是改革军制之时,而臣立有微功,若是继续镇边任将,于陛下改革军制不利。”
李琩道:“难道郭元帅觉得朕会疑心你?”
郭子仪道:“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亦是对陛下忠贞不二,但是许多事身不由己。”
郭子仪话说得很模糊,但是李琩明白他的意思。
人到了一定的位置,你不走,后面的人也会推着你走。
军制改革就是李琩面临的第一大难题。
而且关于如何改,李琩心里也没有底。
藩镇尾大不掉,手里有兵有钱有权,就容易谋逆,但是如果把藩镇的权收回来,那就不仅不能拓边,连边境也会遭受威胁。
郭子仪见李琩思考着不说话,道:“万请陛下准许。”
李琩回过神来,想了想,道:“但朕有一个条件。”
“陛下请讲,臣一定竭尽全力。”郭子仪以为李琩是想请他帮忙出谋划策改制。
李琩道:“若有個万一,朕希望对郭将军夺情任用。”
所谓夺情任用,就是强行把郭子仪喊回来。
“臣领旨谢恩。”郭子仪退了下去。
待郭子仪离开,李琩到政事堂找到封常清,直言道:“郭将军请求辞去所有职务回家守孝,朕同意了。”
封常清一怔,想了想,道:“功成身退,等待时机,是智慧之举。”
李琩道:“他还预测朕要改革军制。”
“陛下之前已经在兵部多设了一个司部,确有改制前兆。”封常清跟着分析,“自安禄山叛乱后,朝中议论纷纷,都希望削弱节度使的权利,特别是文官,他们觉得武将野心勃勃,最好能用文官节制武将。”
李琩道:“那你怎么想?”
“利器在手,杀心自起,武将权利过大,确实容易起别的心思,可文官毕竟不通军事,让文官节制武将,于战事不利。况且臣以为,无论文官还是武将,谁掌握了大全,都容易变质。”封常清先做了反驳,接着道:“关键是如何既能把权利收回来,又能稳固边疆。”
李琩道:“你有想法吗?”
封常清摇摇头,道:“臣没有思路,不过臣倒是觉得陛下改军制不用操之过急。”
李琩道:“说说理由。”
封常清道:“原因有三。第一,叛乱刚平,如果现在就大刀阔斧的改革,恐怕引起动乱,军队动乱,非同小可。第二,陛下雄才大略,精通军事,威望更是如中天之辉,现在谁也不敢动乱。第三,边境未稳,削弱边帅权利,等于削弱其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