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叛乱平定 (2/5)
sp; 史朝义这话,言外之意明显不仅知道史思明是骆悦所杀,还清楚骆悦之所以敢杀史思明,还是因为他的默许。
骆悦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史朝义仰头,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清风拂面,说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道:“真舒服,活着真好。”
说罢,自缢而死。
骆悦等人,来不及替史朝义掩埋尸体,各自逃命去了。
李光弼追上来,看到已经自缢的史朝义,将他的头颅割下,派人送往长安。
郭子仪则带人接管了范阳,颜真卿也随后赶到。
至此,安史叛乱基本平定。
投降的李怀仙贿赂仆固怀恩,希望仆固怀恩能上书替他求得幽州节度使的职位。
仆固怀恩没有接受李怀仙的贿赂,但是他怕狡兔死,走狗烹,还是找到郭子仪,希望郭子仪能上书李琩,让李怀仙做幽州节度使。
若是换以前,郭子仪虽然不至于上书请求让李怀仙做幽州节度使,但是让李怀仙做幽州刺史,他还是愿意的。
当然,郭子仪愿意这么做,不是他想和仆固怀恩一样养寇自重,而是大唐一向十分包容,无论是内部降将,还是外部降将,都敢委以重任。
但是现在出了点小问题。
定州那边已经传来消息,李泌和薛嵩,在马璘的护送下,查出了张忠志煽动许叔冀谋反之事,张忠志跑路了。
郭子仪刚刚举荐过张忠志,若是他又举荐李怀仙,李怀仙再出事,他自己恐怕也难辞其咎。
这只是其一。其二,李琩看起来就不是个姑息养奸的皇帝,叛乱未平定前,他都不敢有一分养寇自重的想法,现在还做这种事,不是等着被清算吗?
于是,郭子仪拒绝了仆固怀恩,只是如实把平定叛乱的过程汇报朝廷。
朝廷收到前线战报,兴奋不已,大臣们上书,请李琩大赦天下,通令全国。
李琩准了。
还有不少大臣,请李琩改元,上尊号,甚至有大臣提出,请李琩泰山封禅。
这些事,李琩没准,让缓一缓。
李琩先处理李怀仙的事,还是让李怀仙入京,让他随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和颜真卿他们一起回长安。
李怀仙本来还有犹豫,不过看到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军事部署,乖乖的选择回来。
待各地人马回京后,李琩在麒麟殿设宴,宴请文武百官,宴席上,文官贺诗,武将演武,一片欢庆。
此时,正值春节,叛乱的平定让今年的春节多了些别样的味道。
但欢庆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过了年,也就是继德三年正月,郭子仪的一份奏书揭开了李琩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郭子仪的母亲在继德二年,也就是去年去世,当时郭子仪在前线打仗,不能回家送母亲最后一程,现在战乱平定,他请求辞去一切职务,回家守孝。
李琩在紫宸殿召见郭子仪,道:“郭元帅为母守孝,朕不能阻止,但辞去职务,朕看不必,朕准你带职守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