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65章 智与勇 (2/3)

“白”在古文中有陈述禀报的意思,一般是指下对上。)

    “还好啦!”少姝摇摇头,又补上一句,“妈妈说,书放到那里去才妥当,让馆中学子们人人得以阅览,父亲他在天有灵,亦必大感快慰!”

    郭太夫人擦擦泛红的眼角,爱怜地将孙女搂入怀中,缓声道:“有其父必有其女,我们小少姝说得一点没错儿!”

    明明是人儿媳妇说的,非要硬生生地安到她宝贝孙女身上,老夫人也是自顾自地心往一处偏。

    “父母亲对孩儿的教引永远如泰山之于桂树,‘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实不敢忘怀。”少姝动情答。

    (泰山桂树:出自《世说新语·德行》之七,陈季方巧答客人问题的故事,以桂树生长在泰山中作喻,不失轻重地赞美了其父陈太丘的德行。陈太丘,即陈寔,曾任太丘长。)

    郭太公感触良多,连声称好:“大树铭记山水恩情,才能长成拔地参天,枝叶繁茂,为人又何尝不是?”

    “阿翁近来身上大好了,气色也较先前红润许多!”少姝定下心神,关切地打量起祖父的神态。

    “少姝哪里会晓得,大病初愈之际,会生出一种再世重生的恍然。周围的人与事无故平添了几分陌生疏离,待阿翁下了床榻,老腿颤巍巍再度迈出房门的时份,心中所受的震荡,要大大地超出喜悦。”一脸于思的郭太公向孙女道出实情。

    相比年纪轻的人而言,长辈们对生关死劫的感悟要更多,也更深刻,想起阿翁上回病倒的情状,少姝犹有余怖,嘴上却还在宽慰老人家:“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挺过来就有好事!”

    郭太夫人极之赞同:“咱少姝说的对,这回你过寿,终于得见盼了大半辈子的小葫芦,个个青翠新绿,可喜可贺,这才叫一病新生哇!”

    “阿婆讲得有趣,您惯来达观,思量别具一格。”少姝开心起来,又将挂在腰间的小葫芦取下,拿给阿翁阿婆把玩。

    “少姝大了自有体认,苦楚与新生本为一体,有苦趣,自然也有乐趣的呀。”郭太夫人笑着将小葫芦递给夫君。

    郭太公接过来,转着摩挲了两圈,喜色难抑,叹一声:“少姝可知?阿翁我呀,是怀着何等心情熬到这一天的,一言难尽,这要感激上天垂怜。”

    少姝笑问:“当年有道先生亲自种出来的小葫芦,和这个长得像吗?”

    “一般无二!”郭太公斩钉截铁地肯定,眼神中燃起冀望,“有了它,咱们华岩馆定会后继有人。”

    接着,老人又絮絮说起了有道先生的往事,其实少姝听过不止一次,但她没作声,还时不时地应声配合,好叫阿翁越说越起劲儿。

    少姝微笑,世上有种声音叫做“怀念”,人到晚年身不由主地容易陷入怀旧的情愫,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人,那时的事……陈年的一切近在咫尺,活灵活现地重现眼前,生动清晰一如既往。

    而在此刻的祖母眼中,小孙女像又变回更年幼时承欢二老膝下的举止模样,善于倾听的小娃儿总爱呼扇着浓密睫毛连连追问“后来呢?”,实足惹人怜爱。

    听着听着,咦,这一段儿我怎么完全生疏?少姝登时忘却了色养祖辈的重责大任,追根究底的兴味再度占据了上峰,又开始缠着阿翁仔细打听起细节。

    (色养之孝:色养,指侍养父母有喜悦的容色,源自《论语·为政》中子夏、子游问孝典故,孔子提出的“色难”概念,他强调侍奉父母时保持和悦态度最为困难。朱熹《论语集注》注解“色难”为“事亲之际,惟色为难”,具体表现为“承顺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凡人修仙:我能变废为宝 我女友是弦乐大魔王 我真不想修仙啊! 被逼做通房?我转身嫁渣男他爹 这本书的名字叫:空 睁眼变逃妻,高冷军汉红眼抓回 都市:无敌仙帝 失业后,我被神豪养成了顶级女神 共享魔王与模拟勇者 炮灰全网黑?我农科院女专家不服
相关推荐:
我女友是弦乐大魔王 我真不想修仙啊! 被逼做通房?我转身嫁渣男他爹 这本书的名字叫:空 睁眼变逃妻,高冷军汉红眼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