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长非孔明莫属,我就当个名誉教授吧 (8/12)
打开来看,里面存放着的是一块铁。
“此何物也?”
“……此为马蹄铁。”
“马蹄铁?”
“……是,臣观战马疾驰,蹄甲易损。”
“每行百里,废者二三。”
“今锻此铁环,覆蹄如铠。”
“利涉险,耐久行。”
“可踏碎石荆棘而不伤,日驰三百里而蹄不溃。”
马蹄铁主要就是用来保护马的蹄子。
在自然环境下,马的指甲每天都会被磨损。
更别提战场上的马儿还需要面对到刀枪剑戟,深陷人群中冲阵了。
就算不上战场,马儿如果没有钉马蹄铁,在负重前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小石头或者其他障碍物。
这也有可能会导致马蹄受伤,从而报废。
这种保养马匹,即插即用,功能性极强的铁块,其实李翊早该拿出来的。
毕竟它没什么技术含量,发明起来并不困难。
但也正因为发明它不困难,李翊才不敢将它拿出来。
太容易被周边诸侯抄作业了。
彼时袁绍雄踞北方,骑兵部队强大。
李翊只恐发明出来后,反为袁氏做了嫁衣。
率先拿出高桥马鞍和双马镫,也是一直藏着掖着。
只为在仓亭战场上,这种极为关键的战役中拿出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但那场战役过后,几乎每个诸侯的战马都给配上了双马镫与高桥马鞍。
毕竟这些东西不像配重式投石机,用完了就拆。
它们的使用太广泛、太频繁了。
如今的老刘,不仅得了大半个冀州,还收复了幽州、辽东。
战马资源可以说是根本不缺,甚至可以说是众诸侯中马最多的。
最没马的就是孙权。
既然马匹资源是最多的,那么拿出马蹄铁后,获益最高的自然也是齐国。
所以李翊这时候拿出来,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刘备将马蹄铁拿在手中,反复观摩,又问:“何以用?”
李翊答曰:“将马蹄钉在马掌之上即可。”
刘备观摩许久,抚而叹道:
“铁矿难得,遍饰马蹄,岂非奢费?”
李翊当即回道:
“一马覆铁,可增三载之用。”
“千骑装之,可省万金之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