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33章 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不负班超之志 (2/11)

nbsp;   辽东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就算用上李翊的木牛流马,但刘备认为从徐州往辽东运粮的损耗率至少也在85%左右。

    试想,即便刘备拿出一百万斛粮食来,等运到辽东时也就只剩下十五万斛粮了。

    其损耗之巨,可见一斑。

    诸葛亮一挥羽扇,为刘备出主意道:

    “向者,李郯侯在徐州大设造船司。”

    “去岁已有百余艘艨艟、楼船下水。”

    “今何不使麋别驾走海路,自青州东莱出发,去往前线?”

    这时就体现李翊的高瞻远瞩了,早在196年时,李翊就提出在徐州大兴造船业。

    为了过渡船只不足,还专门遣人从荆州刘表,淮安刘子扬那里购得了大量楼船。

    如今徐州的水运、航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至少在众诸侯中属于顶尖。

    从东莱出发去辽东,中间其实就跨越了一个内海。

    至少能将运输效率提升40~50%,极大节省运粮成本。

    “……这么说先生也以为,子玉征辽东是必然之举?”

    刘备见诸葛亮提出帮助李翊作战的方案,而对召李翊回来的事却绝口不提。

    心下也知孔明也欲使李翊征辽东。

    “……主公明鉴,臣亮窃以为李郯侯之平辽东,实为固河北计也。”

    “夫辽东安,则河北可兴,边境能宁,中原可图也。”

    “昔郯侯征乌桓,今讨公孙度。”

    “皆所以靖边陲、绥远服,使明公得专意中原而无北顾之忧者也。”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李翊的良苦用心。

    之所以对辽西、辽东连续发兵,还是希望为河北求得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毕竟未来的河北,才是发展的大头。

    你要是三天两头,就被北方的战事所侵扰,那谈何发展?

    长痛不如短痛,一发给北方边患收拾了。

    才能调转头来,处理中原剩下的残余势力。

    刘备一颔首,见李翊、诸葛亮都支持平辽东,当下也不再犹豫。

    “……既如此,便命糜子仲走海路,自东莱出海,往辽东运粮。”

    刘备凝着眸,同意了李翊的递上的征辽方案。

    饶是如此,刘备依然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去说服徐州群臣。

    “……主公,海上飘忽不定,不能只走海路运输。”

    “陆路运输亦不能停,勿使前线粮食少缺。”

    诸葛亮出声提醒刘备。

    海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聊天群:我的北斗神拳不会输!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我念头通达 离婚后,娇妻哭着跪求我回来 一胎又一胎,说好的禁欲指挥官呢? 停播三年:我带大哥征战直播界 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 天生仙种 盖世医神 工业克苏鲁:邪神看到我都吓疯了
相关推荐: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离婚后,娇妻哭着跪求我回来 一胎又一胎,说好的禁欲指挥官呢? 停播三年:我带大哥征战直播界 天生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