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33章 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不负班超之志 (1/11)

      却说李翊收复辽西,意欲继续进兵征讨公孙度,将辽东郡给一并收复了。

    然大军已经远去多时,补给线也越拉越长。

    赶巧曹操此时加强了对凉州的控制,刘备目光更加关注于曹操身上。

    而对远在天边,苦寒不毛之地的辽东不甚感冒。

    尤其深入辽东,会耗费大量银钱。

    为此,李翊也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只带一到两万人,前线军士越少,自然耗费的钱粮也就越少。

    但公孙度作为东北王在辽东深耕多年,本土作战,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万一李翊有失,将对刘营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刘备现在也是两难。

    本来远征乌桓,刘备就是比较反对的。

    虽然最后取得了大胜,但也耗费了大量的粮秣。

    最后所得的收益,微乎其微。

    即便招降了二十万人的胡汉辽民,但两三年内也难以从他们身上取得正向收益。

    至于继续深入,远征辽东,刘备的态度就更加迟疑不定了。

    这样一笔巨大的花费,只为了得到一片尚未开化的辽东,的确让人望而却步。

    李翊之后,刘备多与诸葛亮交心。

    目今踌躇不决,刘备乃向诸葛亮表明了自己的苦衷。

    “……子玉执意要征辽东,但其远在千里之外,乃不毛苦寒之地。”

    “其资耗所费甚巨,备以为辽东事务,只宜怀柔,不宜强取。”

    “未知孔明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古代的运输效率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像秦始皇有一次从琅琊运粮,运到北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两地直线距离约一千多公里。

    运粮队期间不仅要翻过太行山或秦岭,经黄土高原进入内蒙古高原。

    连黄河都要渡过两次。

    这期间的损耗率是多少呢?

    答案是运三十钟粮食,到目的地只剩下一石。

    三十钟粮食大概等于一百九十二石粮食,也就是说其损耗率高达99.5%!

    当然了,这段记载来源于《史记》。

    是主父偃劝汉武帝不要远征匈奴,肯定要强调事情不利的一面。

    虽然其中可能有水分,但主父偃肯定也不敢夸大。

    要不然以汉武帝的脾气,分分钟宰了他。

    同时,

    损耗之所以如此大,还是因为补给线拉的太长,加之地形不利导致效率低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放任 末日生存游戏?我靠捡垃圾当大佬 山野妙手村医 都快成仙了才拉我进穿越萌新群? 赵进李的心里 算命太准,外国客户都哭着喊大佬 今天也是当红颜祸水的一天! 我一末世女配,杀几个男主不奇怪吧? 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 恶雌死遁后,五个兽夫急红眼
相关推荐:
放任 赵进李的心里 算命太准,外国客户都哭着喊大佬 今天也是当红颜祸水的一天! 我一末世女配,杀几个男主不奇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