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夺权之论 (3/4)
,在太阳落山之前送到二十里外的驿站,还是并无问题的。
数日后,一封来自白水的书信送到了成都宫中。
“启禀陛下,”侍中董允走入殿中,躬身向刘禅行了一礼:“白水相府送来丞相上表,臣从黄门处为陛下将其带来了。”
正在闭目养神中的刘禅应了一声:“好,董侍中放在桌案上吧,朕稍后会看。”
“臣遵旨。”董允虽然面色有些无奈,但还是依着刘禅的嘱咐将其放好,而后缓步退出了殿中。
待刘禅听到董允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后,从软榻上当即坐起,拆开木匣上的火漆,将内里装着的、用布袋系好的竹简取出,展开之后细细读了数遍,而后将其合上。在殿中踱步了几圈后,又重新走到桌案前将竹简取出,看了又看,而后重新坐回了席上。
此时乃是下午,刘禅就这样枯坐了一个时辰,直到日头西斜。
“来人。”刘禅大声喊道,许久未发声的嗓子猛然喊出,竟有些破音。
“奴婢在。”一名内侍从殿外走入行礼,显然一直是候在门旁的。
刘禅轻咳了一声:“去将侍中请来。”
内侍小声问道:“董侍中刚刚才走,陛下是要奴婢将董侍中唤来吗?”
刘禅白了他一眼:“不要请董侍中,去将郭侍中请来!”
“是,是。”内侍领命后快步走出,心说不知董侍中又哪里惹得陛下不快了。
如今宫中两名侍中,郭攸之友善而胆怯,少有匡正言行之举。而董允做事更为大胆些,常常出言规劝,故而在陛下面前也没有郭攸之那般可爱,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陛下,臣已奉旨到了。”郭攸之躬身行礼。
“郭卿终于到了。”刘禅从软榻上翻身站起,整理了一番袍服,紧紧攥住手中握了一个多时辰的竹简,大步走到郭攸之身旁:“走,郭卿随朕出宫一趟。”
“出宫?”郭攸之不由得诧异:“天色将晚,陛下此时出宫又有何事?”
“去相府见蒋公琰。”刘禅扯着郭攸之的袖子:“郭卿就莫要问这么多了,随朕到了相府中便知何事。”
“臣……遵旨。”郭攸之无奈,只得随着刘禅的脚步向外走去。
成都汉宫与相府之间也不过隔了一条街,二人在羽林的护卫下走了不过一刻钟多,就来到了相府中。
成都相府属吏不错,听闻皇帝驾临,都各自从官署中出来行礼,蒋琬也不例外。刘禅匆匆应付了几句后,带着郭攸之一并走到了蒋琬的值房里,不顾蒋琬的疑惑,将诸葛亮的上表塞到了蒋琬的手里。
“这是丞相从白水遣人急送至此的表文,蒋卿看一看吧。”刘禅压低声音说道,不过没待蒋琬将竹简展开,刘禅便再用手盖住了竹简上端:“蒋卿且猜一猜,丞相说了何事?”
还能何事?肯定是因为几日前往白水相府中送信的一事!蒋琬心中揣摩着诸葛亮的心态,暗自想着,定是丞相在解释北伐如何如何必要,以及在表文中解释相府的位置云云。
“臣以为当是对臣此前书信的回应。”蒋琬面色不改:“臣那封书信陛下也看过,难不成是丞相怪罪于臣?”
刘禅摇了摇头:“非也,非也。卿且自己看一看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