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夺权之论 (2/4)
多都是荆州籍贯之人,对那些益州本地出身的官员节约民力的呼吁视若无睹,认为完全可以复刻出刘备当年从曹操手中夺下汉中的战果。
老成持重的蒋琬也代表了一些人,他们的态度更加谨慎,赞同本土官员休养生息的观点,也赞同应该北伐,但认为有十足的把握之后才应该打,否则就应静待天时,不可盲目虚耗国力。
第三种人就是费祎这般。
在其位谋其政,他们只听丞相本人号令,认为丞相自有经略天下之计,用不着他们费心。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战略问题的逃避。
连与诸葛亮最为亲近的杨仪、蒋琬、费祎三人都有三种想法,那朝中其他人呢?相府中的寻常属官呢?心思就更加难以捉摸了。
诸葛亮复又叹了一声,抬眼看向杨仪:“威公,你是说陛下要夺我之权?”
杨仪依旧直言不讳:“属下是这般说的。”
“夺我的什么权呢?”诸葛亮又问。
杨仪干脆利落的答道:“自然是夺丞相治政和用兵之权!”
话一出口,杨仪自己却愣了几瞬,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不妥之处,微微低下头去,朝着诸葛亮躬身一礼:“是属下失言了,还请丞相责罚。”
诸葛亮也只是轻叹一声:“大汉屈居这大半个益州之地,连先帝的封王之地汉中都已不在,还能有多少权柄可夺?不过是一州牧之权,当真是什么人人要夺的天下至宝吗?自古有逐鹿中原之语,可中原在哪?要先打进汉中,再收复陇右,再平定关中,方能进入河洛之地,才能摸到中原的边……”
“丞相息怒!”杨仪躬身长拜:“是属下失言,请丞相勿要因此动怒!”
“我没有动怒,威公,只是你有些过于狭隘了。”诸葛亮缓缓说道:“陛下不是在要与我争权,他也不需与我争权,只要一则诏书颁下,我难道会抗旨不尊吗?我须不是莽操一般人物。”
“那是……”杨仪怔怔的看着诸葛亮。
“或许是成都有谁对陛下说了什么,这些都不重要。”诸葛亮微微垂目:“我明白的,威公,陛下只是心中不安。”
“先帝和陛下信重于我,将举国权柄皆系在我一人之身。屡次北伐,却屡次未能成功,即使陛下再相信我,即使举国上下并无一人有我之才,我又该如何与陛下说呢?”
“威公。”诸葛亮又唤了杨仪一声。
“属下在。”杨仪连声应道。
诸葛亮道:“你先出去吧,本相稍后拟一封表文,你遣人用急递送入宫中。”
“是,属下告退。”杨仪行礼后小步退走,一边走着一边心中想着方才之事,经过门槛时差点摔了一跤。
大约半个时辰,府内书吏捧来一卷竹简,并说这就是要上表陛下的表文。
杨仪将其接过,随口几句将书吏打发走后,犹豫了几瞬,这才双手微抖将竹简展开。右边第一枚竹简上的字迹映入杨仪眼中,杨仪不禁小声将其默念了出来:“请罢白水丞相府表……”
表文不长,大约只有二三百字。除了说要罢了白水相府,将治所移回成都之外,还说了要以安北将军王平领六千人镇守阴平、镇北将军魏延领二万人镇守白水、征北将军吴懿领八千人镇守巴西,其余军队尽皆移回成都。
杨仪长叹一声,将竹简内容默记心中,而后又将其封入木匣之内,交给属吏令其发出。虽说天色将晚,但此时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